港大研究揭“胞外囊泡”致肝癌发展及扩散至肺部 新指标助早诊断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肝癌难以早期诊断,癌细胞亦极易转移及复发。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团队一项研究揭示,肝癌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EVs)令了肿瘤的生长和向肺部转移,若利用相应抗体有效抑制其加促作用,日后或成为治疗肝癌的新方向。
团队亦发现,透过观察两个新生物指标(NID1和TNFR1)的水平,或有望早期诊断出肝癌。研究成果已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尖端科学》发表。

港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肝癌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EVs)加促了 肿瘤的生长和向肺部转移。这项崭新发现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指标及治疗方向。(港大医学院图片)

肝癌是本港十大常见的癌症之一,死亡率则排在第三位,肝癌死亡率高源于难以早期诊断,而癌细胞亦极易转移及复发,晚期确诊者往往错失手术治疗的机会。

首揭胞外囊泡的未知功能

港大病理学系的团队一项研究首次揭示,肝癌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EVs)有加促肿瘤生长和向肺部转移的功能,而EVs当中的nidogen 1(NID1)可分泌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令肿瘤细胞可在肺部定植之余,EV-NID1亦会加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性。

团队期望靠堵截胞外囊泡的传送及其信号通道,可为未来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及方向。团队称,若抑制EV-NID1表达,有助大幅减低其加促的作用。小鼠实验亦证实,利用抗TNFR1抗体,可以有效减轻肝癌肿瘤扩散至肺部。

港大医学院病理学系副教授任蕙苹博士(左),以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博士后研究员郑思强博士 (右)以及研究助理杨乐心小姐(中)。(港大医学院图片)

研究提供新生物指标 有望更早期诊断肝癌

此外,团队在临床观察上亦发现,肝癌病人血清内的EV-NID1和TNFR1的含量都较正常对照组高,意即此两个分子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非入侵型生物指标。

是次研究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资助,有论文已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尖端科学》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