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揭港珠澳工程安全成疑 路政署:分判商非由政府直接监管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路政署署长刘家强回应议员就香港01侦查报道的质询。(李泽彤摄)

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展以来,先后有6死129名工人伤。《香港01》披露一份港珠澳大桥工程内部文件,发现去年6月两个分判商安全表现不足50分,数个分判商亦仅得50余分,显示工人安全堪虞。多名立法会议员在今日财委会会议上引述报道,要求政府交代详情。路政署署长刘家强解释,政府知悉有关情况,但分判商并非由政府直接监管,政府已敦促总承建商做好安全工作。

多名议员在会议上引述《香港01》报道,指工程部分分判商安全表现不足50分,不能接受。工党何秀兰质疑,政府容许安全评分不合格的分判商处理工程。工联会邓家彪亦要求政府解释评分内容及标准,要否要达到特定分数才算安全。

刘家强确认,有关文件为承建商给分判商的安全评分,指总承建商负责监管分判商在工地安全措施,再每月向政府交代。他强调,总承建商有责任确保整体安全,如分判商有不足,会由总承建商做好安全工作,不会因分判商影响安全。

刘家强又表示,政府得悉部分承建商安全评分偏低,但亦见有关分判商有所改善,加上有总承建商监督,政府对承建商的评分,已经反映于工地季度安全报告中。

香港01获得中国港湾内部文件,显示地盘安全评分偏低,有多项需要改善。(郑思思摄)
路政署说用来替代大石的预制石屎,工人说质素差,很大部分都大面积损毁,要额外两天修补。(工人提供相片)

会上亦有议员要求政府解释,大桥填海物料质素是否如报道般欠佳。刘家强回应指,报道所指的物料,为人工岛西南部,连接机场道路底下暗渠旁边的预制混凝土墙身组件,部分确实“崩咗”,估计是运送过程所致。

他表示,政府如收到有关组件,不会“收货”,会要求承建商作出修补,至于是否退货,则要考虑组件用途,如果是结构物料,要求会较严格,而传媒披露的是墙身组件,是靠其重力作墙身,修补后政府方会采用。

刘家强亦指,工程发生意外只会要求特定工序停工,但工地其他工序仍然运作,故项目并非如传媒报道般停工400多天。但梁耀忠再追问停工是否对大桥延误有影响,刘家强表示“我们认为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