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洲争议】三千页报告大量资料被遮盖 二、三期发展恐无期

撰文: 李彤 谭贵鸿 黄静薇
出版:更新:

政府终于愿意公开横洲公营房屋发展、元朗工业邨扩展的顾问研究报告,16份文件篇幅多达3,000页,惟当中不少重要内容如财政费用、第三者资料及土地敏感资料等,均被遮盖,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形容,政府未完全公开报告,“令成件事更加神秘,更加好似一个黑幕咁。”此外,顾问报告明显提到第二、三期发展可2019年展开,并于2027年落成,但政府消息人士却向传媒放风指,年份不能作准,并指无时间表,变相指出第二、三期发展或“冻过水”。

横洲第二、三期的可行性研究,需要在政府检视棕地安置政策后才进行,意味1.3万伙公屋单位随时不了了之。(资料图片)

政府公布的横洲发展顾问研究报告,于2014年中完成,10多份报告篇幅达3,000页之多,全部以英文撰写,惟当中有5项资料,包括财政费用、第三者资料、涉个人私隐、土地敏感资料以至坟墓,均被遮盖。其中,涉及99个持有元朗工业邨扩展范围以及横洲公屋用地的业权人资料、实质占有多少公顷面积的土地,全部未有公开。

报告内容指出,横洲第一期发展可望于2018年正式动工,2024年完工,余下第二、三期亦预期于2019年中同期动工,2027年中全部完成。惟政府消息人士却解释指,报告列出的时间表只是考虑技术层面,尚未虑及地区人士意见及棕地作业等因素,倘若计及相关因素、以至生态评估等,“起码要迟多几年”。不过,此说法尤如“自打嘴巴”,推翻研究报告的结果。

欠确实时间表 二、三期发展或“冻过水”

同时,报告又透露经过2013年与地区人士“摸底”,遭到对方强烈反对,故将整个横洲发展计划稍延,但未有列明延误的时间,换言之,第二、三期项目尚未有确实时间表,但特首梁振英早前却一直声称以“先易后难”的方式发展横洲,但由于项目横跨至下届政府,最终会否发展二、三期,仍是未知之数。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认为,政府有予人“拖住先”之感觉,“冇具体时间表,即系可做可不做,唔可以当佢一定会做。”

消息指规划署明年开展棕地研究,预计于2018年中完成,期望在两年后完成横洲第二、三期的可行性研究,届时下届政府是否会接手此“烫手山竽”仍未可知,若然此“烂摊子”最终无以为继,二、三期涉及的1.3万伙公屋单位随时不了了之。

报告中有多项重要资料,如用地业权人、其所占土地的面积等均被遮盖。(报告截图)

陈剑青亦批评,政府对相关持分者、其所占的面积亦不公开,令公众无法得到最关键的资料,“系完全冇解密,报告都话棕地持有者令横洲发展好大压力,仍有好多反对声音,但隐藏资讯未能够令公众明白究竟重置棕地有咩困难。”

隐藏棕地持分者尤如黑幕

他续指,当局遮盖隐藏棕地持分者,难以从中得悉业权是否分散,直接影响公众理解重置棕地究竟存在多大的难处。他又认为,所有位于公屋及元朗工业邨扩展用地的土地分配资讯亦被遮去,此举令人无法得知短期批租的政府土地面积及位置,“令件事更加神秘,更加好似一个黑幕咁,究竟系咪要隐藏曾树和拥有棕地嘅情况、系咪摸底嘅结果呢,掀起更多呢啲揣测。”

陈剑青质疑为何咨询变成“摸底”?

至于土地问题方面,顾问公司曾提及收地过程有可能会受到当地反对,故需要做个早期公开咨询(Early local public consultation),陈剑青质疑为何最后政府却将咨询变成“摸底”,“同政府所讲摸底系需要嘅讲法好唔同,政府应该要交代为何最后会变做摸底。”

他又认为,报告虽未能释除公众疑虑,但亦有提供新的资料,包括政府曾与科学园进行“摸底”,并将近15公顷用地拨予科学园用作发展元朗工业邨扩展。

姚松炎质疑政府在摸底过程中没有接纳顾问的建议。(资料图片)

姚松炎:政府与报告说法有出入

而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姚松炎则认为,从报告显示,横洲第二、三期发展没有技术性问题,只需2至3年便可完成。报告亦指出三期发展可以同步处理,有别于政府表示只可展开第一期,令人质疑当局要无限期押后二、三期发展。

姚亦有质疑政府在“摸底”过程中,有什么理据不采纳顾问建议。他指,现时不急于提出权力及特权法调查横洲事件,但若政府不愿提出更多“摸底”的相关资料,又没有合理解释为何在“摸底”后决定不接纳建议,不排除再提出以特权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