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历史科|教师指争议题型有先例 忧影响涉及利弊分析题目
2020年中学文凭试(DSE)历史科(世史科)涉及中日关系的试题引发风波,题目问及考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说法。有历史科教师表示,类似题型过往经常出现,例如在2017年的试卷便曾问及考生是否同意“中共于1949年掌权后,其指导原则较掌权前出现了巨变”的说法。
今年中国历史科笔试将于周四(21日)举行,有身兼世史科及中史科的教师表示,现时的争议或影响中史科考生的表现,该老师举例说:“鸦片战争可否被视为贸易战争?抗日战争结束是否因为盟军的胜利?”
今年DSE世史科问及考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说法,要求参考资料及就自己所知解释答案。惟试题引起建制团体群起而攻之,教育局局长杨润雄随后更要求考评局取消该试题,并将派员到考评局了解出题及审题机制。
事实上,类似提供一项特定争议说法,并问考生是否同意并加以反驳的题型,在DSE历史科笔试中早有先例,例如2017年第四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否使欧洲变得更好”、2018年第三题“遍及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并非必然导致大战的爆发”,均问及考生是否同意相关说法,参考资料及就自己所知解释答案。
2017年DSE第三题曾谈及中国的民主改革,并引用毛泽东对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言论。当中(b)分题亦问及:“假如你是一名活于1945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你会否支持中共?”考生需参考该试题资料作答。教协理事、历史科教师张往则举例指,该题的(c)分题曾问及考生是否同意“中共于1949年掌权后,其指导原则较掌权前出现了巨变”的说法,考生须参考两项资料及就自己对中国直至1978年的发展所知,解释答案。
忧影响中史科考生表现
对于取消试题做法,逾10年世史科教学经验的陈老师直言感到不解、担忧、愕然及疑惑,他批评贸然取消是漠视考生利益,“将来考生系咪要顾虑有些事情不能写?”他促请当局应暂缓或撤回取消试题的决定,“我并唔系担心自己课堂言论会被放上网,而系担心将来课堂所教内容,会唔会影响学生成绩?”另一名历史科教师N老师(化名)则表示,目前会对涉及利弊分析的题目有所反思,例如评价毛泽东、孙中山及邓小平等领导人功过、东南亚独立运动、侵略战争史等题目,日后应如何处理。
Q老师(化名)身兼中学世史科及中史科教师,直言中史科笔试即将于本周四(21日)开考,在目前世史科试题风波下,忧虑会影响考生心情及答题表现,并举例说:“鸦片战争可否被视为贸易战争?抗日战争结束是否因为盟军的胜利?”
教协:对日军侵华心痛恶绝 忧取消试题弃考生利益不顾
历史科教师李家宏则批评,教育局的决定鲁莽,对试题的指责是“莫须有”,是次取消试题的决定将打击本港的人文精神;他不点名批评前行政长官梁振英,斥部分人被有心人的言论误导,刻意挑起矛盾。他解释,历史资料题并非阅读理解题,试题资料并非本体,问题中的1900年至1945年才是本体,而中史科及世史科之间各有课程重点,两者并无矛盾。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重申,教协向来不支持侵略者行为,对日军侵华感到心痛恶绝。他认为,题目字眼或会导致不熟悉历史科的人士出现误解,今后可探讨如何处理,但教育局不应贸然取消试题,弃考生利益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