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教育局短期将到校了解电子学习成效 林日丰促收集全港情况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有缓和迹象,教育局亦已公布将分阶段复课,停课期间,不少学校为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改以电子或网上教学,然而各学校因资源问题,学习进度各有不同。据了解,教育局正陆续到不同学校了解电子教学的情况。津贴中学议会当然执委兼狮子会中学校长林日丰认为,各校电子学习的经验及软硬件支援不一,各校在停课间的教学情况差异或比平日更大,促教育局收集各校情况及数据作统计,评估如何“收复失地”,并为日后突发停课情况作准备。

林日丰:各校电子教学经验存差异

连同农历年假,全港学校已逾一百天无上课,比一般的暑假更长。停课以来,绝大部分学校以网上学习维持教学,但津贴中学议会当然执委兼狮子会中学校长林日丰认为,各校电子教学经验存差异,老师拍摄剪接技巧、师生电子学习经验,以至学校IT支援程度都不一,教学进度必然会往年落后:“即使老师及IT人员有足够知识,学校网络都难支援到每班按原来时间表实时上课”。

他又说,学生拥有的电子设备数量及质素、有否电子学习经验及家居情况亦会影响学习效能。林日丰指出,家居空间大小、网络传输速度、多少人共用设备、电子设备质素等均会影响学生在家电子学习的效能,面对问题亦非学生轻易在短时间内自行解决。

张老师直言:“手机画面太细,做填充题都要拨来拨去,左边看题目、右边填答案;长题目更难处理;实时课堂时老师写字要写到好大,否则用手机的同学看不到。”(黄舒慧摄)

电子学习系统非为手机使用者设计 易减学生学习意欲

在九龙工业学校任教的张老师表示,电子学习期间学生普遍被动,基层及性格内向的同学更甚少主动求助,多依赖家长告知,或在老师致电时才能发现他们面对什么困难。她举例指,有欠交功课的同学因不熟悉电脑操作,不懂使用系统,最终她花半约小时“声音导航”教学;另有同学的手机未能登入系统,最终发现系统只支援指定版本的浏览器。由于大多电子学习系统设计时以电脑及平版电脑为主,不利手机使用者,操作繁复易减低同学的学习意欲:“手机画面太细,做填充题都要拨来拨去,左边看题目、右边填答案;长题目更难处理;实时课堂时老师写字要写到好大,否则用手机的同学看不到。”

香港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校长兼香港电脑教育学会主席金伟明。(黄舒慧摄)

金伟明:无电子学习经验班级进度明显落后身兼香港电脑教育学会主席的港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校长金伟明指,该校近半学生以手机上实时课堂,而以往参与自携装置(BYOD)的班级,有一定电子学习经验,在停课期间的教学明显较顺畅,学生学习进度亦较佳:“无用开(电子学习)的班,进度明显慢很多”,而教育局先安排高中生以半日制复课,平衡了教学及抗疫需要,“返半天与完全不返是两回事,见到面都可以了解学习情况、追收功课。”

而张老师亦表示,地理科实行电子学时遇到不少问题,如地图阅读(map reading)是该科必学的部份,但影片及实时教学皆难以评估同学的学习效能:“平时课室教完,可以叫学生试做,他们怕丑,想叫他们举手示意都难,堂上巡到有谁不懂,直接手把手再教,现在怎教?影相都未必教得明。”

津贴中学议会当然执委兼狮子会中学校长林日丰,建议教育局借是次疫情停课的契机,收集各校的资料及数据作统计,一来可研究如何收复失地,二来可供日后同类情况时参考。(黄舒慧摄)

林日丰:教局应收集全港电子学校成效作研究

林日丰直言,是次疫情比沙士时更长、传染力更强,学生学习存差异,整体教学进度必定会滞后,人文学科的老师尚可调动课程,以电子学习继续教学,但对需要进行实验的科学、化学等科目的任教老师而言,面对的困难更大:“STEM教学会有困难,科学实验上不到,复课后要追赶进度,暑假补课可以说是不争事实,高中SBA需要实验,老师很可能要调动暑假作实验教学。”

他建议教育局藉是次疫情停课的契机,收集各校的资料及数据作统计,一来可研究如何收复失地,二来可供日后同类情况时参考。他又认为,教育局应予学校酌情权,在疫情等特别时刻简化购入电子装备程序,以实报实销形式拨款供学校购电脑借予有需要学生。

教育局近日见教育界谈电子学习情况

新界校长会副主席兼凤溪第一小学校长朱伟林透露,教育局近日与中小学校长会面时,提及想了解停课期间电子学习的情况及进度,遇到什么困难、挑战,如何解决等,料会到个别学校视察情况,再综合网上学习经验,供日后参考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