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电脑用足15年 中五女生终获赠免费新机却不敢用:怕中毒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港学校停课多月,中三至中五生率先可于明日(27日)复课,或“解决不少问题”。停课期间,学校多以网上教学及学习,学生间的资源差异,难免影响学习成效,不少有心人及团体都向有需要学生送赠电脑及SIM卡,惟不少基层学生多不想打扰他人而未敢求助,亦有个案陷入“得物无所用”处境。仁爱堂田家炳中学一名中五女生,与患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但反修例加上疫情,母亲被迫停工,再遭业主迫迁,由于家中15年的机龄的桌面电脑未能正常运作,故停课期间她只能依赖用了五年的手机上课、做功课及温习。
中五女生黄同学指,家中旧电脑用了接近十五年,平日多在学校完成需要用电脑的功课,若有分组报告,亦会到同学家完成,但停课期间不便外出,才发现旧电脑连基本文书处理也未能正常运作,更莫说要上电子课堂:“word每隔十分钟便‘当机’,电子课堂常断线,上实时课堂亦无镜头,出不到样,影响课堂互动,更别说拍片、剪片,这些更加做不到。”
电脑开word也当机 全靠五年机龄Android手机交功课
妈妈罗女士说,家中的桌面电脑早在2005年购入,主机、二手屏幕连键盘滑鼠不用五千元,母女一直都小心使用电脑,避免不必要消耗,至今仍可传电邮,却未能支援女儿疫情期间的学习:“一路都保存得好,尽量少用,不会打机或煲剧,但原来再努力保存,旧机底板都是支援不到新软件及程式。”
停课初期功课不多,黄同学依赖手机上课及做功课,但不久便发现,用了五年的手机储存空间不足,内置功能有限,做功课及交功课都有难度,“英文科要交影片报告,同学直接用手提电脑镜头拍,但我就要用手机影,花了很多时间做,完成后却发现档案太大,传不到给老师,来回数次后,最终老师透过Whatsapp收了功课。”
不买新电脑,其实与家中经济情况有关。罗女士称,2014年与前夫离婚后,没拿赡养费也没申请综援,她之前任职餐厅兼层侍应帮补家计,母女以月租二千元寄宿在朋友家。但去年暑假餐厅生意差,连月来“无工开”,朋友又要求他们搬迁,难题接踵而来,经济亦出问题:“新租那里住不到人,日日都爆屎渠,连家具有近十万元损失”,故二人原计划学年才买手提电脑,希望可用到大学毕业。
可惜突然迎来疫情,黄同学只好用手机学习,她直言,“用手机问题不大,只是字细、看得比较辛苦,有时要放到很大、贴到好近才看到;储存空间不足,每一至两星期就要删走教材,温习时再下载,或者要请同学影相传给我。”
获赠新电脑却不敢用 中五女生:怕多手弄坏、悭得就悭
大教育平台早前获一个基督徒家庭资助,购入1,000部Lenovo手提电脑送予有需要学生,黄同学说,她得知消息后马上透过就读学校申请。她形容获赠电脑心情轻松了不小,但一直不敢启用,继续用手机学习:“未用过手提电脑,怕多手弄坏,想悭得就悭”。
罗女士估计,女儿是担心防毒软件费用会对她带来额外负担,“她说担心中毒,怕防毒软件只得30日试用版,打算等复课回校请教老师到底电脑是否有防毒。”罗续说,即使老师称需买防毒软件,也要待疫情后才可购入,得悉女儿手机仍可应付学习,只好容后再议,“否则中木马(程式)就恭喜发财”。其后校方表示,该电脑在送予同学时已安载防毒软件,会派教职员教导同学使用。
林日丰:网络传输速度、学习装置不一 学生学习差异增
津贴中学议会当然执委兼狮子会中学校长林日丰指,停课以来电子教学可分为三阶段。停课初期,老师主要上载单向式阅读材料;停课中段,多校开始安排老师拍摄教学影片,附带工作纸等习作供学生学习;随著停课时间愈来愈长,学校在三月中下旬踏入第三阶段,加入实时课堂,实行互动教学。林日丰指,首两阶段对电子装置的要求较低,以手机电子学习的学生多可跟随进度。但在家电子学习有私隐考虑,家居空间大小、网络传输速度及学生拥有的电子学习装置不一,第三阶段学生学习差异难免更大。
香港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校长、香港电脑教育学会主席金伟明直言,该校统计发现,逾半学生用手机上电子课堂,但显示的字小,难顺利学习。在九龙工业学校任校的张老师亦表示,不少电子学习系统没设手机专用版面,家中只有手机的同学,做功课时面对不少困难。复课初期虽只有半天课堂,但相信将有助拉近学生间的学习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