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中跳舞】听障青年创舞团:心中有梦 可克服一切困难
听不见音乐,就不能跳舞吗?自6岁起与声音绝缘的黄耀邦(Jason),用自身证明两者并无矛盾。他失去了听力,却没有失去梦想,靠播放音乐时地板的震动感受拍子,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于舞台上发光发亮。
Jason是今年再生会十大再生勇士之一,他生长在父母及哥哥均有听障的家庭,只有他和姐姐是健听人士。可惜他3岁时因一场高烧,听力渐下降,至6岁时完全失聪,从此与声音绝缘。
我在无声的世界成长,虽然我听不到声音,但我的生命很有价值。
虽失听力,但Jason从没忘记踏上舞台、发光发亮的梦想,“以前看演唱会或电影时,脚和身体都感受到震动,骨头亦感受到强劲音乐,使我有跳舞感觉,就很想尝试。”坐言起行,Jason凭著这“无师自通”、对音乐的触感,毅然开始习舞之路,却遇上重重困难,“跳舞老师不懂手语,沟通上很多障碍;我又感受不到歌曲高低起伏、听不到歌词,只可靠观察老师身体动作,很花精神。”
更糟的是得不到家人谅解和支持,“他们担心我辛苦,不明白为什么我不选择一条简单一点、容易一点的路。”Jason透露爸爸以往从读书到工作,都因听障而受尽歧视,但正因如此,Jason更想让社会多理解聋人的生活和需要,因此6年前与朋友成立“森林乐”(Fun Forest)聋人舞蹈团,推广无声舞蹈,“可能有人觉得音乐是健听人士的世界,但我想让大众知道,即使聋人听不到,几经艰辛,都可以突破自己,我可以心中有音乐。”
纽约深造 同时争取聋健平等
凭着坚持和信念,Jason与团员反复练习,克服听拍子、记舞步等困难,从“各有各跳”,进步到舞步一致。他的努力亦让家人改观,支持他前年放弃稳定的政府行政文员职位,远赴纽约“百老汇舞蹈中心”深造,继续寻梦。
不过校内仅他一名聋人学生,欠缺无障碍设施,影响学习进度。Jason向学校争取改善环境不果后,主动寻找律师帮忙,循法律途径成功争取到手语翻译等聋人权益,“自己的坚持很重要,最重要是让大家知道聋健平等,需要互相尊重及欣赏。”
希望我可以成为听障人士和健听人士的桥梁,拉近两者,让社会知道聋人都有梦想,与大家无分别。
Jason深信,所有人都享有参与艺术的平等机会,因此回港后致力透过舞团推广无声舞蹈,免费为聋人提供课程,“很多听障朋友很易放弃,希望他们可透过跳舞,在不开心时重拾自信和活力,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