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岁考牌拼做气体装置技工 送石油气兼为炉具诊症 难忘洁癖客
石油气与单车,总配上皮肤晒得黝黑的大叔,在旧区的横街窄巷中穿梭。送石油气被视为夕阳行业,却有人为这行业注入“新血”,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除了开车,还要读书、考牌、当师傅,如医生般诊断客人炉具上的奇难杂症。在后面掌舵是一间分销瓶装石油气小店的东主 — 邱氏夫妇,从电话改成WhatsApp下单,从单车改成货车送货,连伙计也要新旧融合,邱太认为请人最紧要看到对方有热诚及“啱Channel”,亦支持他们持续进修,“呢行唔好用‘夕阳’标签自己,可能几年后个个都有晒一至八号牌呢”。
不少年轻人苦读多年为求一张大学“沙纸”在手,今年27岁的鱼仔入石油气行业八年,却求多个牌照傍身。中五毕业后,辗转在亲戚转介下入行,由考车牌开始起步,期间还要学习操控载上石油气罐的单车,“师傅话‘唔会手把手教你,你自己试啦’,我觉得佢哋好残忍”。放工后带上空罐练习,返工时换上有气的,一个也重15公斤,鱼仔只能顶硬上,“最危险一次系去马屎埔村,条路只有一格阶砖咁阔,失平衡就跌咗落田”,说时轻松,却是在多次跌跌撞撞中才掌握平衡。
难忘客人要求清洗石油气瓶
当注册气体装置技工亦分八级别,需报读VTC相关课程,靠偷来停车食饭的一点儿时间温习,鱼仔20岁开始考牌,至今考获三个类别资格。有客人把炉具清洁得发亮,但开火时仍是“红火”,鱼仔便出动“诊症”,用工具把炉内杂质清除,终回复“蓝火”;也曾遇上窝心客人,在工作时送上茶点,甚至亲自下厨煮面。叫人难忘还有“难搞”的客人,“有女士见到石油气樽有少少污糟都不能接受,要换过;亦有住村屋婆婆要求用番枧洗干净(樽身)先攞入屋,最后我唯有去附近公厕洗”,无奈笑声过后,“我哋系服务性行业,都要有好态度嘅,做到就做啦”他说。
至于今年只有24岁的石仔,则准备步鱼仔后尘考牌。中学毕业后靠开车赚钱,后转来这公司运送石油气时,多次被客人疑难问到口哑哑,甚至被冷言“请你返嚟做咩?”,才发现“原来装个炉都关我事”,只能工作时乘机“偷师”或透过视像电话向“有牌师傅”求救,最后在老板鼓励下决定进修。
石油气业新旧交替
位于联和墟的“汉记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是传统瓶装石油气分销商,邱氏夫妇从上一代手中接棒,默默耕耘廿载。邱生回忆从前踩单车避狗苦况,“成七、八只狗一呼百应,狂奔咬我车辘”,幸好靠速度“逃命”,但年轻员工则有妙计,随车带备狗条避险,令邱太不禁赞叹“呢啲后生仔先谂到”。
旧香港多靠石油气煮食,邱太靠电话及手写黄咭接单,“一排排黄咭,类似诊所模式,分街道、几多号排放”,但有次字掉色,把“5”及“8”字混淆,累邱生送错地址,在两唐楼间来回。在旁的邱生也忍不住搭嘴,“一支石油气,托咗24层楼”,惨痛得令人难忘。
“汉记”团队有10人,最年轻只得20岁,邱太戏言“梗系有私心”,但也是看中他们有热诚及愿意与客人互动。工作前后,邱氏夫妇也会与员工“边食边倾”,当他们是自己人,分析工作疑难,“如果佢问你好多问题,反映开始上心、有归属感,𠮶阵我就会鼓励佢哋进修”,邱太说。
邱太不担心这行业会没落,“以前家家户户用石油气,踩单车净系做到附近生意,但宜家有车,做到上水生意。瓶装石油气块饼仔可能有日细咗,但日后可能有机会接管道石油气生意,所以唔好畀‘夕阳’标签自己,可能几年后个个都有晒一至八号牌呢”,届时可装置住宅式和非住宅式气体用具,以及投入运作、进行例行维修等。
“汉记”是特尔高能源(DSG Energy,港澳唯一的蚬壳特许品牌授权营运商)分销商之一。DSG董事总经理林育青表示,鼓勵分销商聘请年青人、银髪族和不同种族人士,以其专长提升服务水平。此外,DSG推出GPS定位服务结合真人客服App,令服务更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