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小学快乐学习打动家长 拒考TSA 建3D打印室体感游戏室

撰文: 廖洁然
出版:更新:
上学年,天虹小学校长朱子颖利用本来预留来考TSA的两天,举办一连两天全校玩乐日,学生尽兴而回。(陈焯辉摄)

浸信会天虹小学曾是黄大仙第一大小学,拥有27班学生、60多位教师,但随着适龄学童人数减少,天虹逐步萎缩至3年前仅余全校6班,更面临杀校。

朱子颖在天虹的命运交叉点,空降成为校长,在教职员中年纪最轻、其雄心壮志却是最高,上任首年,他接连改革校政:缩课时、减功课、取消TSA操练,快乐学习气氛吸引名校生转读;朱亦首次向跨境学生招手,现时校内已有近百名跨境生,再为学校带来生气。

寓学习于游戏

千禧年推出的教育改革,宗旨之一是要学生“乐于学习”,但过去多年,港童的课业、考核压力却未见纾缓。朱校长深信,快乐学习才是维持学习兴趣的唯一出路,过去3年,他致力打造有趣味、让学生喜欢的校园。去年,全港系统性评估(TSA)争议烧得正热,教育局邀请包括天虹在内的50间小学试考“改良版”TSA,他却断然拒绝,用原定开考的两天举办玩乐日,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大型玩具,寓学习于游戏。

培养社会栋梁

然而,朱子颖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初加入天虹时,这位校长新丁在教职员、家长之间尚未建立起公信力,加上当时校内人手、资源均极为不足,惟有事事亲力亲为,甚至要亲自授课。他当时锐意提升校内的资讯科技配套,于是亲自洽商大型电子公司合作,又积极申请官方或商界资助,成功加建了3D打印室、科创室、体感游戏室等硬件,软件方面则打造了家长通讯程式等,“跑赢”不少更早起步的学校。

朱校长不甘将眼光停留在本地学科课程,更想学生有人文关怀视野。

大力改革校政、改善设备外,朱校长不甘将眼光停留在本地学科课程,更想学生有人文关怀视野。去年底,天虹小学带领来自51所学校的逾900名学生,利用3D打印技术,构思第三世界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如用3D打印制作滤水器、水杯等。朱校长事先邀请海外专家跟小学生开视像会议讨论可行方法,让“小眼睛看大世界”,活动更打破了最多人参与软件课堂的健力士世界纪录。

朱校长认为,天虹取录的虽多为出身基层的学生,但只要学校努力争取资源、邀请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加入,绝对可以给予学生“比名校更好的教育质素”,培养到将来真正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栋梁。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