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年轻化15至24岁病发率升 吁高风险人士应延长药物治疗

撰文: 萧韵蕊
出版:更新:

心脏病在香港的常见致命疾病中排第三,在2017年有6138人死于心脏病。有调查发现,心脏病的主因冠状动脉综合症渐趋年轻化,有不足四十岁的男子曾有胸闷但未有多加理会,最终病发要接受手术。另外,即使手术后亦有复发风险;有指引建议高风险患者应延长药物治疗,最多延长三年。

患者欧先生(左一) 讲述发病前病征和病发经过。(萧韵蕊摄)

急性冠心病年轻化 七成45岁以下患者在病发前无胸痛

心脏科专科医生陈良贵指,急性冠心病出现年轻化。有一名不足四十岁的吸烟男士,在急性冠心病病发一星期前,走路稍急便有胸闷的感觉,但未有理会,结果病发晕倒,要接受俗称“通波仔”手术,并服用双抗血小板药物。

陈良贵续指,本港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至2009年间所有公立医院的冠心病人数中,15至24岁的冠心病发病率每年上升达10.7%,亦有七成45岁以下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病发前并未感到胸痛等症状,上升比率值得关注,年轻市民应留意身体状况。

另外,研究当中大部分患者的冠心病症状维持了不足一星期,亦有年轻患者较少意识到自己患有心脏病的可能,以致在病征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求医,心脏可能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有病患在没有先兆下胸口剧痛 发现三血管均塞

不过,虽然急性冠心病年轻化,但现时在长者仍较为常见。62岁的欧先生在没有先兆下胸口剧痛,血压更一度高达240。他初时以为是胃痛,但服用胃药后没有好转,之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发现三条血管均有阻塞,“通波仔”后要一直服药控制病情。

手术后仍可复发 指引建议延长服药最多3年

然而,在接受俗“通波仔”后,患者仍有机会复发。手术后3年,每5名患者就有一人出现综合症心血管疾病,而45岁或以下的冠心病患者即使正接受药物治疗,仍有近三分之一会复发。

现时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国际指引建议,急性冠心病患者应接受至少12个月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至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如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延长服药最多3年,减低再次心肌梗塞和中风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