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齐拒箍牙 可致牙肉痛或掉牙
爱美之人最怕“哨牙”、“爆牙”及“牙缝大”,箍牙矫正正好解决这问题,但并非爱美之人才需要箍牙。有青年的牙齿自小参差不齐,犹如“打风”,菜渣常留在牙缝里,十分尴尬,他21岁时接受矫正治疗,但并非贪靓,而是因食物磨损牙肉,口腔健康响起警号。香港矫齿学会指,估计牙齿不齐的人士当中,近四成有矫齿需要,若不接受治疗,长期咬合不正会伤及牙龈,有掉牙危机。
现时28岁的William自中学起便岀现牙齿拥挤问题,但一直没有求医,“只系觉得食完嘢要清理牙缝残渣比较麻烦,但之后每年检查牙齿,都发现积聚牙石、牙肉肿。”他指5年前某天吃蟹,蟹壳碎片残留在牙齿之间,一直未能清除,牙肉亦被割痛,因此咬紧牙关,用两年半时间,接受矫齿治疗。
牙齿拥挤 积聚牙石
香港矫齿学会荣誉司库岑美恩医生指出,临床上常见病人有牙齿拥挤﹑哨牙及咬合过深,而值得关注的是,在10位求诊者中有3至4人的牙齿已达至严重拥挤,若牙缝长时间积聚食物残渣,便容易滋生细菌,增加蛀牙及牙周病的机会。
咬合不好或有掉牙危机
岑美恩又指,若有牙齿咬合力过大,会伤及牙周组织,牙龈便萎缩、出现骨质丧失,导致掉牙危机。此外,磨牙习惯可导致掉牙。岑指,香港人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可致他们在入睡后不自觉地磨牙,“咀嚼力只有1百磅左右,但磨牙力系几百磅!”她续指,长期磨牙会使牙齿出现裂痕、甚至崩裂,严重时需要进行牙髓治疗及镶佩人造牙冠,或者将损伤严重的牙齿拔除。
7岁睇牙医 预防牙齿发展不齐
香港矫齿学会副会长刘润华建议,儿童在7岁进行第一次检查,如发现有持续呑口水及咀嚼习惯有问题,可立即作出改善,防止牙齿咬合发展不齐。成人亦可透过矫齿治疗改善。刘润华指成人箍牙更注重外观,认为以金属外箍为主的“固定式牙箍”影响外观,因此多选择可除下的“活动式隐形牙箍”。但他强调两者各有优劣,“活动式”透过立体电脑模拟软件,度身订制牙箍,惟针对复杂的牙齿移动,却未必能准确模拟并改良,加上患者不可随便除下牙箍,未必适合小孩或青少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