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李立峰:独立调查可即时降温 政府或错失最后时机

撰文: 麦凯茵 劳显亮
出版:更新:

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示威冲突,从6月9日开始,诉求是撤回修例。但到了金钟612冲突后,警方使用橡胶子弹及催泪弹清场,很多人受伤,但特首林郑月娥将事件定性为暴动,民怨进一步升温,令此后游行和示威逐渐形成五大诉求:撤回修例、撤回暴动定性、撤销检控被捕人士、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追究警队滥权、立即双普选。
近日愈来愈多界别要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除了传统民主派,还有前高官、总商会、宗教界甚至公务员联署。一直观察和调查反修例示威的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立峰认为,独立调查委员会或是可即时令局势降温的方法,但过去一个多月,林郑错失多个时机,要调查的冲突事件愈来愈多,一旦民情再爆发,独立调查亦难以挽救局势。

李立峰认为,若政府愿意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或可即时降温,但政府已多番错过时机,就算愿意成立,独立调查的难度亦愈来愈大。(卢翊铭摄)

李立峰专访系列

民情分析:激进行动接受度高 仍有界线不可越
独立调查可即时降温 政府或错失最后时机
无大台、不割席抗争 不同光谱既合流又制衡

政府明显地退后一大步便可以降温,如果政府也不愿意去做,只会令示威不断升级,不会停。
李立峰

拒设委员会等于invite示威者冲击

李立峰相信今次反修例运动涉及的人数众多,示威者各有不同的诉求,惟过去三周,他们清晰提出五大诉求中,以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在社会中获得最多讨论。

近日,多名前高官、商界、宗教界轮流发声明,促请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李立峰认为,这是对政府的一个警号,“全世界都呼吁你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但政府都不做,即等于invite(邀请)示威者去冲。”他表示,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是政府现时为局势降温的最重要方法,虽然有委员会不等于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为政府取回一些民意。

民阵721游行,最大的横幅印着最强烈的诉求:独立调查。(资料图片 / 卢翊铭摄)

愈来愈多社会贤达施压

从事传播学研究的李立峰解释,民意是由很多不同的社会持份者所组成,他们可以是示威中最核心的前线勇武派、物资支援组、和理非派,较外围未有参加示威的中间派,以及一些社会贤达。他说:“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至少会令外围和中间人士‘暂时收货’”,相信委员会至少可为政府争取半年至一年的调查时间作为冷静期。

“政府明显地退后一大步便可以降温,如果政府也不愿意去做,只会令示威不断升级,不会停。”但是李立峰坦言,政府已多次错失降温的时机,“独立调查委员愈迟愈难做。”因为现时调查的范围太大,触碰问题太多,包括6.12警民冲突、7.1示威者闯入立法会、7.14沙田新城市广场警方围捕示威者、7.21元朗白衣人无差别袭击及警察不作为等事件。

林郑月娥一开始高姿态回应反修例游行,宣布暂缓时亦态度强硬,到道歉记者会,亦被发现穿上当选特首时的“战衣”。(资料图片 / 郑子峰摄)

错判民情 补镬来得太迟变失效

为何政府会多番失去最佳时机?李立峰分析指,与政府收集民意的机制失效,以及错判其后局势发展有关。他表示,如果6月9日当日,政府随即宣布暂缓修订,便不会引发其后6月12日的警民冲击等的连串事件,“6月10日、11日说暂缓,可能事情已经完结。但出了事才说暂缓已经不足够。”

李立峰以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的刘兆佳,于6月9日大游行后,将上街原因归咎外部势力,声称“若今次通过修例后,没有什么事情发生,社会情绪会逐步平伏”的言论为例,认为政府如刘兆佳般错估局势。

2017年7月14日,罗冠聪(右一)、姚松炎、刘小丽、梁国雄四位议员资格被褫夺。当日罗冠聪见记者,一脸愁容。(资料图片 / 郑子峰摄)

咨询架构由超级建制派主导 对民情全不掌握

过去在褫夺立法会议员资格、明日大屿等事件上,社会确是出现很大反对声音,但政府在立法会内因够人够票通过议案,令政府产生错觉可以继续以强硬态度推行政策。

李立峰指出,政府在改组中央政策组后,主要靠三个方面收集民意,一是立法会内的民意代表,二是政府各种的事务委员会,以及三的阅读媒体的报道,但他批评“今次运动显示这些制度是完全失效,在过去十年八载毁坏、败坏到无法发挥效用。”例如立法会的议席、事务委员会的委员由“超级建制派”组成,令政府在过去对民情完全不掌握。

市民要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最初是希望调查612冲突中警方的行为,包括当日向救护站发射催泪弹。(资料图片 / 罗君豪摄)

不信任累积 愈迟独立调查愈难收科

李立峰强调,示威者现时对政府的不信任绝不是一、两个月的事件所造成,“你(政府)不顾一切地去推行政策,的确民情表面上会减退,但并非民怒不存在、不累积”,当累积到一个点便会爆发,“民众对你的机制一早已经失去信心,所以先解决不到问题。”

示威持续接近两个月,李立峰觉得不能再说政府会低估民意,“因为在6月已经‘衰过’一次”,相信过去三周,无论公开或私底下向政府表达意见,使政府不再“离地”。但政府何为迟迟不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在他眼中是“政治问题”,林郑月娥或中央政府一直评估让步可能会发生的后果。

7月21日,大批白衣人在元朗西铁站内外无差别攻击市民,但没有警员到场。当晚白衣人在南边围村集结,手持铁通等,但警方却指没有看到有人拿攻击性武器。(资料图片 / 香港01记者摄)

融入长远民主运动

反修例运动最后如何走下去,无人能预计,但李立峰分析,从早期就单一议题的示威,到之后再次提出“我要真普选”的口号,可见市民是看到根本性的制度问题。而这次示威,亦会与其他地方或历史上的示威一样,融入到整个民主运动中,会有人深耕社区,筹备年底的区议会选举,长远是思考政改和普选。

反修例是单一议题的诉求,但亦融入长远争取普选和民主运动中。(资料图片 / 罗国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