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恺求心】仅20个月大男婴获心脏移植 为历来受赠者年纪最小

撰文: 陈芷昕 郑翠碧
出版:更新:

现时20个月大的许智恺在8个月大时确诊患罕见限制性心肌病,病情在今年初急转直下,智恺当时需要安装外置人工双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代替心脏功能,肝、肾亦开始衰竭,面对细菌感染及脑中风风险,智恺更多次出现缺血性中风,情况危急。至6月,智恺获心脏移植机会,捐赠者是一名7岁患长期慢性疾病男孩。智恺术后第6日已恢复意识,肾功能亦回复正常,心脏肌肉没有排斥,并已于前日(17日)拔除呼吸机可自行呼吸,预计两至三个月后可回家。为换心手术操刀的区永谷医生表示,智恺是香港历来换心最年轻的病人,手术难度之高是他过去25年从未遇过。

智恺和哥哥同样患上限制性心肌病,哥哥在7个月大时因心脏衰竭而夭折,智恺亦在2018年12月情况急转直下,玛丽医院儿童心脏科部门主管翁德璋表示,智恺个案属本港医疗界的里程碑,是香港年纪最小接受心脏移植的个案。

医生:系我一生人最困难嘅一个

“个手术系老鼠拉龟!”玛丽医院心胸外科部门主管区永谷强调手术难度很高,直言“系我一生人最困难嘅一个”,因为智恺心脏仅为成年人心脏的七分之一,而细小的心脏表面,有四条大型泵管覆盖或阻碍,他过去曾做4次开胸手术,附近及大血管均有大量疤痕组织,容易导致严重出血。区永谷称,只能小心分开血管完成手术。手术进行10小时,智恺成功置换心脏。

玛丽医院心胸外科部门主管区永谷强调手术难度很高,因为智恺心脏仅为成年人心脏的七分一,要避开血管及疤痕组织,避免严重出血。(林若勤摄)
玛丽医院心脏暨胸肺麻醉科顾问医生达斯称,智恺不少静脉血管曾用以放置导管,需要更小心为智恺麻醉。(林若勤摄)

负责为智恺麻醉的玛丽医院心脏暨胸肺麻醉科顾问医生达斯亦透露为智恺麻醉的难度,因为智恺曾多次出现脑中风及心脏停顿等情况,他体内的所有静脉血管已曾用以放置导管,需要更小心为智恺麻醉。

团队设后备方案 助移植血型不同的心脏

智恺等待心脏移植近6个月,治疗团队为智恺设了后备方案,因为智恺是O型血,正常而言只可接受O型血的心脏移植,但因为加拿大曾发现两岁下小朋友的免疫系统未发展成熟,可接受A型及B型血捐赠,所以玛丽团队已预计,若心脏大小适合但血型不一亦很大机会进行移植,属全港首次。最后一名7岁离逝小朋友捐出他的心脏给智恺,而他的血型和智恺相同,不用使用后备方案,助他重过新生。

玛丽医院医护团队为许智恺换心成功,出席记者会的家属多番言谢。(林若勤摄)
玛丽医院儿童心脏科顾问医生伦建成提到智恺曾出现两次严重的脑中风,术后康复漫长。(林若勤摄)

团队成功为智恺置换心脏,但因为他患病时间长,身体已出现不少损伤。玛丽医院儿童心脏科顾问医生伦建成提到,智恺曾出现两次严重的脑中风,一次是最初入院时出现中风;今年4月亦因为双心室辅助器血泵突然故障停顿,令智恺再次出现缺血性中风,所以已经有中度脑损伤,需要漫长的时间康复。

去年本港有17宗心脏移植个案,但今年截至今日却只录得2宗个案,区永谷直言属意料之外,他称过往有人捐赠心脏,但没有合适受赠者,但今年连愿意捐赠的人亦较少。区永谷称,至今心脏移植轮候名单已增至约70人。

许先生夫妇早前指,盼望智恺可以康复,带他去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受访者提供)
+3

香港儿童心脏移植个案 (2006年至2019年):2006:16岁2009:6岁、14岁、15岁2012:13岁2013:14岁2015:14岁2017:10岁2019:1.5岁

1992年至2019年香港心脏移植宗数。 (香港01制图)
智恺的患病及治疗经过。(香港01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