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弱听生获城大有条件取录 全靠加倍用功及好妈妈教说话
咬字清晰,能与记者正常交流的朱天诺,是今应届文凭试的考生,但他是个非一般的考生。天诺双耳都有深度听障,左耳需配戴助听器,右耳则在1岁的时候进行人工耳窝手术。
十几年来,朱妈妈都一直悉心照顾天诺,天诺亦没有辜负妈妈的照料,愿意付出健听学生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去学习,希望将来能报答母亲。就读乐道中学的他,希望能够入读中大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放榜在即,他已获得城大环球经济学位课程及职训局法律及行政事务学的有条件取录通知。
在我旁边开飞机引擎,我只能听见蚊子般的声音。
年幼确诊听障 母亲不离不弃照顾
天诺尚在襁褓之时已经确诊双耳有深度听障,他表示,在没有助听器及人工耳窝的协助下,听力就像“在我旁边开飞机引擎,我只能听见蚊子般的声音。”天诺的听障令他学习发音有困难,朱妈妈便不厌其烦地纠正他的读音,就连音节的高低音也要纠正。
朱妈妈为了鼓励天诺多说话,便要求他在洗澡之前要先说出洗澡的规矩才能洗澡。久而久之,天诺就能与健听人士一样,与人正常沟通,可入读主流学校。
现在也在教学,但不是教一班同学,只是教一个。
就读主流学校困难重重 尝试融入社会
天诺在幼稚园二年级开始就读主流学校,接受普通的教育,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他指出,在小学的时候,同学会因为好奇,而在他去洗手间时向他的无线调频系统机(FM机)大叫他的名字,把他吓到跳起来。这个问题到他中学的时候才有改善,更有同学因为对科技有兴趣,而与他交流如何改良FM机,成为天诺结交朋友的共同话题。
天诺亦表示曾经有埋怨过自己身体上的缺憾,例如他不能与朋友打篮球,因为害怕篮球击中助听器或人工耳窝,他有时亦会想像“如果我不是听障人士,便可以好像正常人般生活”。但他仍然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缺陷,对禅学有兴趣的他深信“命由心转”,“开心又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开心呢。”
社会误解深 认知少 政府支援不足
面对升读大学,天诺的心情既兴奋又担忧,一方面害怕自己的成绩未如理想,另一方面亦担心大学的学习模式。大学并不会提供FM机,对听障学生的支援也比中小学少,听障学生可能要依赖笔记记录员的帮助。但他亦很期待在大学找到同样有听障需要的人,成为他们的同伴,一起享受大学生活。
天诺亦分享在立场生活中会遇到不少奇异目光,觉得社会对听障人士的认知不足,会对他们有一定的误解。很多时候人们都会用“聋哑人士”来称呼听障人士,又会将他们从“正常人”中区分出来。但是天诺认为听障人士并不是不正常,只是比健听人士有多一重需要,他们亦能与别人正常交流,希望健听人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