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写奥威尔式《中国梦》 异见作家马建:香港掺了盐变了味
如果不是去年底的大馆风波,离开香港二十年的中国异见作家马建或许已被不少港人遗忘。因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梦”,马建重读《1984》后,借题发挥,去年写成奥威尔式的政治寓言小说《中国梦》,11月把书的英文译本带到香港国际文学节,拟在讲座中分享创作心得,却差点被举办场地的大馆取消讲座。虽然大馆最终答应提供场地,但香港“自我审查”现象却似是再次浮上水面。马建形容:“香港的改变就像是水里掺了盐,看上去没有区别,但是早就变了味。”1984系列之三
《1984》出版70周年系列报道:【专页】《1984》出版70周年 政治预言小说预知未来?(一)导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二)香港译者刘绍铭:极权去到尽 “1984”便会发生(三)写奥威尔式《中国梦》 异见作家马建:香港掺了盐变了味(四)拒学真理部销毁历史 前档案处长朱福强:守着记忆大门(五)听新语学双重思想 钟剑华:不知是人话、鬼话还是假话(六)图辑:《1984》预言与现实 奥威尔在当今世界的身影
马建原是全国总工会的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大胆的裸体画作和投稿批评所在单位等而两度被捕。他辞职后在内地流浪两年,1986年移居香港,投入文学创作和社会运动。1989年,他回到北京天安门广场,采访民运。经历文革、改革开放、八九民运的他,深觉中国政府的管治手段和《1984》如出一辙。他丝毫不相信中国政府对香港五十年不变、港人治港、一国两制等承诺。《1984》出版七十周年,他越洋接受《香港01》访问,大谈小说的虚幻与现实。
曾因创作而两度被捕
在小说《1984》中,主角温斯顿在大洋邦的“真理部”工作,负责修改历史文件、粉饰太平;私下的他却非常反叛,偷偷记录着真实而荒诞的历史,被捕后,在独裁者“老大哥”的折磨下精神崩溃。马建说,他有时也会思考,温斯顿的角色是否就是中国作家的宿命。
八十年代,马建画画、摄影、写作,像温斯顿一样记录着历史。他在访问中透露,自己在当时的“清除精神污染”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次运动中,因为宿舍有女性出入、画很多裸体画被抓;之后,他向《人民日报》投稿,批评全国总工会不代表工人,信件寄出后几日就被抓走。他觉得《1984》的情节在那时的中国成为了现实,“那个时代,你会发现整个审美都在妥协,以画画为例,他们会规定颜色、规定明暗度……你的审美也会被改变,你甚至会讨厌颓废。”
在《1984》中,党简化、取代、删减了语言,创造了“新语”(newspeak),例如删除“坏”(bad)字,用“非好”(ungood)来代替,语言愈少变化,愈容易控制思想。马建自认是一个思想者,相信每一个词语的历史意义和所蕴含的能量。直到第二次被捕,警察威吓他,“你要老实一点,否则我就让你悄悄消失。”饱受政治压力的马建在1984年辞去了所有体制内的工作,开始流浪,1986年到了香港,“如果我再抵抗下去,我很可能就是温斯顿。”
Thoughtcrime does not entail death: thoughtcrime IS death. 思罪不招引死亡:思罪本身就是死亡。
香港不具有精神家园
马建1986年抵港,是《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两年,中国将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成定局。他不支持九七回归,不满意《基本法》,因为他觉得百年来香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文明、自由、市民有人权意识,但九七回归是要回到极权社会中,中共的管治手段会对香港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香港停留的十年间,马建和朋友策划了一系列艺术和社会活动,包括举办“基本法学习班”、在中环海边埋葬香港文化的行为艺术等,希望“警醒”香港人,但在他眼中,这一切最终都失败了。他忆述,那时的港人只注重商业,“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她不具有精神家园,甚至不是一种文化,是无法抵抗共产主义这种侵蚀的。”
香港回归后不久,借着受邀往德国教书的机会,他离开了香港。1999年,他从德国迁居英国,出版多部小说,亦获得过不少奖项。多年来他一直可以自由进出中国,直至2011年回国探望88岁的母亲时被禁入境,他猜测是当时描述六四事件的小说《北京植物人》在港、台出版,他亦在访问中谈及六四,自此成为“流亡作家”。
2012年11月底,习近平提出“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过在马建看来,这是乌托邦式的口号,“凡是乌托邦都是欺骗,这也太奥威尔了,我必须要写。”他因此重读《1984》,并以其为蓝本,写成奥威尔式的寓言小说《中国梦》,希望读者透过小说能够看到扭曲历史和个人记忆的报应。在书中,他塑造了一个马道德的角色,父亲在文革中被批斗而死,但他要设计一款可以植入思想、删除记忆的“中国梦”装置。
建超越商业的价值观
2018年11月9日,马建受邀出席香港国际文学节,他带着《中国梦》英文译本入境香港,却临时遭到活动场地大馆取消演讲,理由是“不愿见到大馆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大馆的自我审查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大馆改口称马建以“以小说家身份出席”,因此允许讲座如期举行。当时有消息指,大馆和营运方马会无收过任何指示要取消演讲;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公开回应,表示特区政府“完全没有参与过这件事”。不过,马建却相信大馆自我审查的背后有黑手,更警告香港的自我审查会愈来愈严重。
奥威尔指思想可以腐蚀语言,语言亦可以腐蚀思想。马建戏谑地说,“自由等同于流氓的浪荡,所以不要自由;司法系统最反对司法独立;人民就最反对一人一票;语言的含义变了也改变了你的思想,让你与现实为敌。我作为作家,就是要守住语言。”在他眼中,《基本法》或许就是“双重思想”的显著例子,将完全相悖的概念统一起来,“说香港维持五十年不变,但是背后就会安排另一套。”
1984的开幕礼
马建去年以英国护照入境,但他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毋须担忧会像香港外国记者会前第一副主席马凯那样,被港府拒绝入境。不过他去年离港前,说自己不会再来香港,原因是他觉得香港对于作家来说已经有风险。他依然关注香港的新闻,最近“占中九子”被定罪,在他眼中便是“《1984》在香港的一个开幕典礼”,“先是消灭反对的声音,然后要求所有人展示对党和中国政府的忠诚。”
他认为现时的香港只是用商业的成功来掩盖政治的野蛮,但对香港的未来,他觉得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要抵抗极权的侵蚀,香港要建立一种精神价值观,超越商业的价值观。”
上文节录自2019年5月6日出版第161期《香港01周报》文章《〈1984〉出版七十年 政治预言小说预知未来?》。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