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银称仅四成酱油品质理想 食安中心反击:港出售食物适宜食用
生物科技公司“水中银”过去经常以自家研发的鱼胚胎毒性检测方式,抽验市面产品,昨日(17日)亦公布抽验的47款常见酱油、豉油及鲜露,只有四成品质理想,更有约一成的产品中含有急性毒。食安中心昨日随即反驳,所有在本港出售的食物都适宜供人类食用。水中银回复查询时表示不评论食安中心的回应,强调检测是为了消费者安全著想,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额外保障。
生物科技公司水中银早前以自家研发的检测方式,检测市面上47款常见的酱油、豉油及鲜露,昨日(17日)公布检测结果。检测发现,仅四成产品品质理想,更有约一成的产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惟水中银未有公布不合格产品样本品牌。
据食物安全中心的介绍,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摄入大量黄曲霉毒素可引致急性中毒,可以致命。
然而在水中银公布调查结果后,食物安全中心随即在Facebook专页不点名回应:“喺香港,法例规定所有喺本港出售嘅食物,必须适宜供人类食用。”食安中心又提到在过去三年已抽取超过1,100个酱油样本进行测试,合格率超过99%,检测物质包括黄曲霉毒素,结果是全数合格。
食安中心的帖文中又提到,即使食品在有关检测中属于“未如理想”的产品,亦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食安中心:测试不能用以评估对人类健康影响
中心其后在今日(18日)中午更新答复,称有关技术不能用以筛选食物中的有害物质,有关结果亦不能用以评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又提到对新研发的食品检测技术持开放态度,会继续密切留意本地和国际间有关食品安全检测的最新发展。
水中银不评论 曾助台辨认出地沟油
水中银回复查询时表示不评论食安中心的回应,但指已得到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已经采用水中银技术,认为检测方法不同可各自表述。水中银又提到,检测技术在2015至2016年间曾协助台湾食公所辨认出地沟油,并在追查下检验出令鱼胚胎死亡的劣质油中,含有杀虫剂衍生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关物质至伉仍未有其他技术可以分辨,曾获当地赞扬;水中银又强调检测是为了消费者安全著想,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额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