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论坛】 医疗政策方向有误 财爷只字不提“中医”?
面对本港医疗困局日益严峻,不论是在公立医院忙不开交的前线医护人员,还是正在苦苦轮候治疗的病人,都希望政府能够想方设法,减轻医护压力,故政府如何理财,妥善分配医疗资源,自然成为关键。
综观最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计来年整体医疗开支约为八百零六亿,比去年增长逾一成。与此同时,政府预留超过七亿予医管局增加医生当值津贴及特别酬金等,亦预留一百亿设立公营医疗拨款稳定基金,让医管局应付突发情况。虽然政府愿意投放更多资源于本港医疗,乃喜闻乐见之事。然而,当今届政府承诺发展基层医疗,但从其《财政预算案》一文当中,可见政府完全忽略基层医疗之资源分配,目标手段不符。到底政府有否善用公帑,尝试从根本解决本港医疗问题?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系本科生
2018《策掂 - 杰出政策人大赛》大专组冠军
陈皓天、周艳秀、梁炜琦、谢智勇、王淑芬
↓财政预算案2019懒人包↓
医疗政策方向有误 政府果真兑现承诺?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杨永强的研究,每投放$1在社区护理,便可节省$8.4的急症医疗费用。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明确指出,本届政府希望重点发展基层医疗,借此降低发病率及入院率,长远减轻公营医疗压力。事实上,此理念相当正确。但从其公帑资源分配可见,《财政预算案》只提及预留1.5亿予葵青的地区康健中心,作为该中心的营运费用及人手开支,而相关拨款更只占整体医疗开支约1%,这果真足够吗?
更甚的是,政府亦在本年《施政报告》承诺加大力度,以发展中医,亦说过要加强中医在基层医疗的角色。然而,若然大家简单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演辞中搜寻“中医”一词,就会发现,财爷甚至只字也没有提及“中医”,未见政府打算增加地区中医诊所的资源,或有把中医纳入公营医疗系统的举动。
医疗政策不能短视 否则后果定必无穷
综观全球,以英美等地为例,都已大力投放资源发展基层医疗(或称社区医疗),发挥西医以外的专业(例如中医师等)防治疾病的优势,以长远减轻政府投放资源于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但审视整份《财政预算案》的脉络,不难发现政府的思维,只停留于投于资源于公立医院和治疗疾病方面,忽略基层医疗、社区护理和预防疾病的部分,相对全球而言,十分落后。
结合过往的资料分析,医管局的整体预算于过去数年上升接近两成,然而问题不但没有解决,更有前线医护人员将矛头直指政府,控诉政府人口控政策失当,忽视医疗问题的根因,激化医护人员与政府间的矛盾。在此处,笔者不打算评论政府的人口政策,但从这个现象可见,单靠投放资源于公营西医医疗系统处理市民健康问题,过往的经验已告诉我们:这并不凑效。
面对僵局,政府理应善用目前未能尽展所长的中医专业,协助分流病人,使中医师能在基层医疗担任更大角色,为市民健康把关,以解决现时严峻之医疗问题。此举不但能使公帑用得其所,更能长远为政府节省医疗开支。
中医在“治未病”、应对未来严重之人口老化问题以及对公共医疗构成重大经济负担之疾病均有明显效果及优势。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过去十年市民对中医信心大幅上升并极度接近西医水平,近年之循证医学研究亦再三证明中医能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并具成本效益。于过去二十年间,中医已发展成熟,并累积了大量临床经验,更有充裕的人力资源。在政府紧绌资助下,三方合作(即医管局、非政府组织及大学合作)的教研中心每年应付逾120万的求诊人次,反映已有足够社区基层医疗经验。
政府应加强中医在医疗系统尤其是基层医疗的角色,包括将中医真正纳入公营医疗系统、全面增加十八区中医教研中心的常规拨款至其开支之九成、取消现时将中医服务外判的三方合作制度、亲自营运并全面资助未来中医院之营运总支出等。但显然“财爷”根本未能看透全局,只懂得不断以石头堵塞河堤缺口。但面对医疗系统缺口日渐扩大,若果政府此时不正视问题,另觅疏凿渠道之良方,更待何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