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19年】港人越住越细 何处觅吾家?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香港有这样的一群人:在一个唐楼单位,与一班陌生人分租空间,在冷冰的铁闸后,有彼此的生活和家庭。他们过着与平凡日子与寻常百姓无异,分别在于,他们只能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蜗居于令人窒息的㓥房之内。
一个又一个冰冷的㓥房内,有着一个又一个寻觅栖身之所的故事。

谢小姐一年多前诞下小女儿琳琳,一家四口住在深水埗福华街的㓥房单位。(林振东摄)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数字,全港约有20万人居住在8.8万个㓥房单位,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是48平方呎。不过,房署界定公屋挤逼户的人均居住面积是59平方呎,换言之,㓥房户的生活空间挤逼,大家可以想像得到。

谢小姐一家四口住在深水埗福华街的㓥房单位,楼下是社区回收中心,一街之隔是外表装潢华丽的私楼盘“晓悦”。拾级而上,每层只有2、3户,细看下便会发现铁闸后又是几个铁闸。一户多㓥的情况在深水埗唐楼十分常见,而谢小姐便居住其中一间仅得200呎㓥房单位内。

走进一条窄窄的走廊,通往客厅有一张饭桌、书桌和一张床,再入内便是房间。原本两边净白无垠的墙壁,变成一幅巨大的颜色纸,谢小组的大儿子在上面画满卡通图案、又写上英文生字,是他每日悠然自得的小天地。

“喺香港,无得你去拣环境,只有去适应。”
谢小姐

四人家庭轮候队伍长

现时有超过28万宗公屋申请,平均轮候时间是3.9年,谢小姐一家是其中之一。但她说,在2012年开始申请公屋,2年后便收到房署来信约见会面,她一心以为政府三年上楼的承诺如实兑现,唤起一家人希望,没料到消息彷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方发现“三年上楼”只是空口承诺,“得个讲字、哄住人先”。在等候期间她又诞下幼女琳琳,当时打算改为申请4人家庭的公屋单位,但为了加快编配速度,决定继续以3人家庭申请,“点窄都好过租㓥房啦”。

从㓥房单位看出去,是装潢漂亮的私人屋苑,却是谢小姐这类㓥房户难以触及的住所。(林振东摄)

苦等上公屋的耳顺之年

65岁的刘女士和比她年轻2岁的丈夫,还有83岁的家婆,一起居住在长沙湾兼善里的㓥房。三个老人家屈居于一个面积不足100平方呎,连转身的空间也欠奉,房东将唯一的窗户封起,一丝阳光、一口新鲜流通的空气也不能透进来。

刘女士和的丈夫,还有83岁的家婆,一家三口屈居于100呎不足的㓥房。(资料图片)
“可以上公屋当然好,起码那儿有一扇窗。”
刘女士

由九七回归开始,首任特首董建华提出的“八万五建屋计划”、曾荫权承诺三年上公屋,到今届特首梁振英“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住屋一向是香港市民最关心的议题之一。接近二十年过去,楼价、租金高企,排公屋的队伍愈来愈长,升斗市民别无选择,只能蜗居在狭獈的房子里生活。衣食住行是基本所需,单是住宿已令港人喘不过气来,香港往后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