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线】聆讯将结束 潘焯鸿:委员会作用有限 多疑点未解

撰文: 陈晶琦
出版:更新:

沙中线红磡站独立调查委员会聆讯至今历时45天,并进入结案陈词阶段,预计周二(29日)便完结。分判商中科是聆讯中指控工程涉剪筋的关键方,其董事潘焯鸿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委员会的职权范围有限,未能调查民事及刑事责任。故红磡站尚有多个疑团,当中包括,红磡站北面隧道的螺丝帽接驳出现问题、港铁及总承建商礼顿聘用同一间设计顾问公司疑有利益冲突之嫌,以及螺丝帽的订购量远超于实际使用量等。以上种种,潘认为个中因由至今仍未厘清。

沙中线聆讯即将踏入尾声,惟中科董事潘焯鸿指,委员会受职权所限,红磡站仍有多个疑团未解决。(资料图片/ 林若勤摄)

北连接墙钢筋螺丝帽不同牌子 根本无扭入

“如果市民觉得红磡站事件系委员会已经完满调查,我可以好直接讲唔系。”潘焯鸿(Jason)坦言,自聆讯展开,因委员会职权范围所限,红磡站仍存在不少技术上以及涉嫌偷工减料的问题,未能查清真相。他举例,红磡站北面隧道去年被揭发渗水,故港铁要求凿开石屎修补,惟过程中发现有钢筋螺丝帽接驳未符施工标准。

“连接钢筋的螺丝帽,未移除保护螺丝帽的胶盖;以及礼顿及金门同时负责工程,所以用了两个不同牌子的螺丝帽”,故涉事的钢筋根本未能扭入螺丝帽。

系列报道:【沙中线】聆讯时一度激动 潘焯鸿认“狂躁”:坚信会水落石出

潘焯鸿表示,红磡站北面隧道去年开凿石屎修补渗水问题期间,有保护螺丝帽的胶盖未移除(如黄圈所示)。(资料图片/ 受访者提供)

港铁礼顿聘同一设计顾问 惹利益冲突之嫌

潘续指,车站设计方面,正常情况应是港铁与设计顾问阿特金斯(Atkins)负责,合约上亦列明总承建商礼顿没有权力参与,惟礼顿不仅擅自参与红磡站永久结构设计。聆讯期间,亦揭示了礼顿及港铁同时聘请阿特金斯为设计顾问,委员会更一度质疑同时聘用涉利益冲突。

但阿特金斯交通业务亚太区董事John Blackwood于庭上强调,公司特意设立两队独立团队,分别为港铁及礼顿工作,最初其工作界线分明,虽然其后变得模糊,惟多次重申并无利益冲突之嫌。

对于港铁及礼顿为何会聘用同一家公司,委员会至今仍然毫无头绪。

阿特金斯交通业务亚太区董事John Blackwood(右)于庭上强调,阿特金斯同时受骋于港铁及承建商礼顿,认为不涉及利益冲突。(陈晶琦摄)

螺丝帽数目不清

至于工程使用的螺丝帽数目,港铁于6月15日向政府提交报告,当中提及东西走廊月台层板接驳以及施工缝分别采用了2.35万以及1.9万个螺丝帽,惟港铁其后于7月13日提交报告,解释东面连续墙设计涉修改,少用了2,000个螺丝帽,故东西走廊使用的螺丝帽应约有4万个。

潘焯鸿表示,推算有关车站工程共须使用约7万个螺丝帽,惟引述螺丝帽供应商人和科技(BOSA)的代表于庭上供称,就红磡站工程向港铁提供了约38万个螺丝帽以及65万支绞牙钢筋,订单数目远超于实际使用量,且剩余的钢筋螺丝帽依然去向未明。潘质疑“究竟余数去咗边?究竟发出咩事?无论系事实证人或专家证人作供都未揾到答案”。

港铁去年先后两次向政府提交报告,当中显示红磡站工程涉使用约4万个螺丝帽。惟螺丝帽供应商代表于庭上供称,就红磡站向港铁提供了38个螺丝帽,潘焯鸿质疑其余螺丝帽去向未明。(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处理发现问题的人”

港铁作为沙中线的项目管理人,潘焯鸿斥港铁未能发挥监督的角色,更形容其管理简直是“一塌糊涂、水平甚至乎低于香港一般水平好多”。

而沙中线丑闻自去年曝光,广大市民方发现问题所在,潘焯鸿直指港铁早于2015年中得悉,同年12月因工程有钢筋被剪,向分判商泛迅发出不合格通知书,但一直未有向公众交代。不过事件曝光后,港铁坚持以“挤牙膏”态度应对,甚至多名管理层辞职后仍未见改善,潘狠批港铁“唔系处理问题,系处理发现问题嘅人”。

潘焯鸿表示,现阶段评论车站结构是否安全属“言之尚早”,应进一步仔细研究及计算。(张浩维摄)

最终方案要令700万人信服

事件不断发酵,政府去年底终宣布红磡站凿墙检验施工质量,至今公布共116枝检验钢筋,当中有39枝不达标,百分比高踞33.6%,“证明我唔系讲大话,凿检反映工程不单有人剪钢筋,而且螺丝头都无驳好”。

潘焯鸿认为,公布结果当中显示大部分接驳出现问题的位置,主要集中在东西走廊B区及C3区,他认为应进一步仔细作研究及计算。

而聆讯即将踏入尾声,对于车站整体结构是否安全,潘焯鸿指现阶段下定论是“言之尚早”,认为事情并不简单,更称“在2018年6月之前,可能只是搞掂我Jason Poon就得,但现在不单只要说服工程师学会或政府官员,而且要有一个方案能说服7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