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磡海滨都市公园展市场调查 拟公私营合作 营运商须负责维修费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提到拟于红磡码头前方,以公私营合作形式建造一个海滨都市公园。发展局今(22日)就项目展开市场意向调查,并提出七个初步构思,包括采用地方营造的模式打造优质海滨、营办商日后须以自负盈亏的方式经营及负责用地设计和日后维修的费用。此外,政府有意加入公众参与,监察用地发展符合公众利益。

海滨都市公园用地毗邻红磡码头,拟发展地点现时为交通交汇处。(Google Map街景图)

发展局表示,过去中环海滨是一个公私营合作的成功例子,当局希望以公、私、民三方合作发展都市公园,强调会参考各持分者的意见,以确保能够“还港于民”。

红磡海滨都市公园用地面积达2.2公顷。(发展局图片)

今次的市场意向调查,主要分为三方面,包括收集创新意念,平衡市民享受海滨和财务可行的需要;调查市场对合作发展的兴趣;以及就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如合约长短、财务和收益分配安排等收集意见。当局料收集的意见有助厘定公园的整体发展概念。

收到的意见或作修改

就海滨都市公园的发展模式,发展局有七个初步构思,包括项目需采用地方营造模式,发展用途不能与周边地区重叠、减少对附近住宅的景观和噪音影响、政府保留用地拥有权、营办商负责设计、建筑及维修、项目须以自负盈亏经营并与政府摊分收入。

加入公众参与 引入绩效指标

此外,为确保符合公众利益,政府计划建立持续的监察制度,并加入某种形式的公众参与,以及引入绩效指标。

当局指所收集到的原有概念和建议,或会在适当情况下作修改,并用于拟定日后的招标工作。有兴趣的机构及市民可于今起至3月21日期间,向发展局提交书面意见。

都市公园用地毗邻红磡码头,主要规划作动态及或静态康乐及消闲用途,用地面积达2.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