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拟发展新界棕地 涉千三公顷 团体斥低估棕土潜力

撰文: 文雪萍
出版:更新: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将于本月底提交终极报告,昨(19日)有消息传出小组已大致完成初稿,3个短中期选项敲定新界棕地、新界私人农地及粉岭高尔夫球场。本土研究社成员黄肇鸿今(20日)出席港台节目表示,发展棕地为社会共识,惟政府没有就棕地发展作长远规划,又指本港棕土面积应有1,500公顷,并非政府所述的1,300公顷,认为政府低估棕土发展潜力。

有消息指小组已敲定8个土地供应选项,短中期优先选项发展新界棕地。(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将于月底向政府提交最终报告,有消息指小组已敲定8个土地供应选项,包括3个短中期及5个中长期方案为优先选项,包括新界棕地、新界私人农地、粉岭高尔夫球场、维港以外填海、东大屿都会填海、岩洞和地下空间、内河码头及新界新发展区等。

本土研究社成员黄肇鸿今(20日)出席港台节目《千禧年代》时表示,小组所指的棕地面积仅得1,300公顷,质疑政府低估棕土发展潜力。他续说,不少新界地方有部份占大面积的棕土用地,如洪水穚、元朗八乡等,估算后新界棕地总面积多达1,500公顷,较小组声称的1,300公顷多出200公顷,当中有1,000公顷未纳入新发展区及具房屋发展潜力的用地内。

他指,本土研究社透过Google Map 、ArcGIS等地图工具,从卫星图片及航空照片上辨识棕土的分布,发展不少棕土用地仅为停车场,更能清晰分别车辆类别,并非如小组所述的重型作业;小组的问卷中提及的330公顷棕土,只占研究中未有发展计划的三成,认为政府贬低棕地潜力。

他说,建议政府应以“棕土优先”,并以收回土地条例整顿新界乡郊规划。短期内应进行冻结调查,以纪录棕土现况、加强执法及透明化改划的程序。中期应加重罚则、重新制订发展审批地区图。而长期应策略性重置棕土作业,及修复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