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选树指南即将出炉 消息:筛走百年老榕树 树博士:不能接受
发展局即将推出《街道选树指南》,提供各类街道合适树种指引,供各政府部门日后参考。《香港01》接获消息,植根本港数百年的榕树将不会上榜列在《指南》内,原因是该树易受有树木癌症之称的“褐根病”感染,加上需要庞大生长空间,因此不建议于街道种植。政府消息承认《指南》所涵盖的树种不包括榕树,但并不代表日后不再种该树,而《指南》上的树种名单会不断更新。
毕生最爱榕树、有树博士之称的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地理及环境科学)研究讲座教授詹志勇直斥有关决定是不能接受,若然日后香港不再种榕树,犹如“香港文化被人斩咗只手、斩咗只脚”。另一退休教授则认为应先厘清“街道”的定义,特别是实际环境,以决定是否适合种树。
据了解,《街道选树指南》由发展局委托顾问公司泛亚环境有限公司( Earthasia Limited)编撰,《指南》涵盖街道上不同地方的种树的方法,如花槽和行人路等、树根深浅等范围。例如建议最小的植树空间需为1.2立方米,即地底1.2立方米的空间没有任何地下公用设施。有关规定只适用于新发展区或补种时适用,由于一些已发展区域未能满足有关条件,不建议植树。
树种方面,发展局指,《指南》涵盖80种适合香港街道种植的树木,包括41种原生品种,当中包括有显花效果的品种,如水黄皮、树头菜、水石榕、大头茶和台湾栾树等。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早前亦指,每个品种的属性皆能抵御基本的市区生长环境,例如气候适应力、耐风力、抗病虫害能力等。据悉,一些入侵性树木,如银合欢和微甘菊不会罗列于《指南》。但令人“意外”的是,植根香港数百年的榕树亦不会上榜。
消息:榕树易染褐根病 不建议种植
据了解,早于前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主管葛文琪在任时,已觉得榕树难打理,原因是榕树需要大范围的生长空间以及容易染上不治之症─褐根病。因此一直不建议种植。
政府消息亦确认榕树不会列在《指南》上,但并非代表以后都会不种植。消息人士解释,《指南》主要罗列一些本港较少种植的树种,而榕树是本港常见树种,会建议《指南》适时作品种增减。
消息人士又指,榕树不建议在街道上广种的原因是因为该树容易患上褐根病。此外,榕树侵扰性强,其根部几乎“见洞就入”,容易令旁边的树木死亡,在生态层面而言,非好事。加上榕树树根易生根到行人路,而多叶易招风,会对行人构成危险。但消息人士强调,政府本著“植树有方,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树,即确保在合适的地方种植合适的树,而一切决定都是整个政府团队决定,非一人说了算:“非一个人决定,是政府整个团队决定。面对我们不熟识的议题,会问专家意见。”
若日后香港不再种榕树,詹直斥等于“香港文化被人斩咗只手、斩咗只脚”,绝对不能接受。他指,种植一棵榕树需要约20米空间,但本港并非无地再种,例如马路回旋处、公园,质疑政府为何不能因地制宜植树,反而宁愿在大空间中种植更多小树?
长春社总监苏国贤就指出,褐根病是任何树都不会放过,并非单一针对榕树,期望政府公开解释不选择榕树的原因。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赵绍惠就认为应先厘清“街道”的定义,特别是实际环境:“如果空间只有一米乘一米,是否适合种树?不种榕树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