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拟放宽药费资助审查 病人组织斥后知后觉 未为罕见病定义
政府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拟将药物资助计划的经济审查机制作出几项修订,包括建议将病人家庭的定义收窄,保障病人资产,以及计算病人可动用资产时将金额除以一半,最终让病人可更易负担药物开支。罕见疾病联盟会长曾建平指,政府的方案大致回应了其组织就“家庭”定义及计算资产方式的诉求,惟他直指今次改动是政府“后知后觉”、“迟做好过无做”的措施,反映政府在罕见病的政策过于短视;他又对当局仍未就罕见病定义感失望。
现时病人若想申请撒玛利亚基金及关爱基金计划以支付药费,需通过经济审查;医管局委托本地大学进行的顾问研究报告今日(12日)出炉,报告建议将病人“家庭”的定义收窄,以及将病人家庭的可动用资产金额减半,两项改动均可令病人的需分担药费下降,新措施料于下年初起推行。
计算方式变更回应了病人诉求 评政府“迟做好过唔做”
香港罕见疾病联盟会长曾建平表示,审查机制新修订中的可动用资产减半,出发点与联盟早前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保障部份中产、已退休人士的财政承担能力;而“家庭”定义中提到,将18岁以下视为受供养人的新规定,亦较联盟提出以21岁为界宽松,认为政府在这两方面有回应病人诉求。
不过当局未有更改病人分担比率份额,曾建平相信中产背景的病人仍有一定忧虑。他又指上述改动是政府应做的事,斥当局后知后觉,形容为“迟做好过唔做”。
罕病仍缺定义 联盟促尽快设机制审查新药纳入资助
研究报告着墨于财政审查机制,曾建平对当局仍未就罕见疾病下定义感失望,反映政府的罕病政策短视;他促请当局尽快定义罕见病,设立公开透明的审查机制,并就“昂贵药物”设立准则,以便日后将新药纳入资助计划之内。
社协:欢迎新修订 惟或有病人“可扣减资产”减少 令财政负担反增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指,协会欢迎当局建议的新计算方式,惟或有个别病人因扣减了家庭成员,而减少了“可扣减资产”金额,致令财政负担反而上升的个案。
彭续指,药费分担比率维持最高20%不变,未能减轻病人负担,建议应扩阔比率阶梯,并降低比率至最高10%。社协又促请当局应公开使用药物的临床指引,并与病人组织共同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