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分析师偕公仆妻做“百万富翁” 月入6万仍未能买楼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香港拥有一大片石屎森林,但港人要在广袤之间寻方寸立身之所,难度堪比登天。房屋置业阶梯已朽,几百万人在“楼海”中艰苦寻觅安身之所,㓥房户等公屋、租户等买楼、业主等供完楼,“楼奴”都在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阿俊(化名) 大学精算系毕业,现职保险分析师,与任职公务员的太太每月收入合共逾6万,未到30岁,他们的储蓄已过百万,跻身中产一族。但他却说“上车”之路遥遥,眼见心仪屋苑楼价升幅超越负担水平,一个两房单位首付已要200多万,他慨叹中产是社会被忽略的一群,公屋、居屋与自己无缘,“大家都系等楼价跌嘅一日。”

香港约有49%人口为业主,意味着另有一半人租楼居住,或正在储蓄等候上车时机。(李泽彤摄)

大学就读精算系、现从事保险分析、28岁的阿俊每月收入约4万元,比起香港打工仔每月收入中位数只得1.68万元,可谓遥遥领先,不少人会形容他是“人生胜利组”。不过,他说自己和普通香港人没有分别,不会出入高级餐厅,也会抢平价机票淡季去旅行,平日只穿便宜的T恤、牛仔裤。

今年初他与相识多年、任职公务员的女友共谐连理,婚礼一切从简,只是去邻近的台湾拍摄婚照。

阿俊坦言毕业至今已储蓄约百万元,但要成功“上车”仍有一段距离。(卢翊铭摄)

港人为“住”要去到几尽?

两口子的月薪加上来已超过6万元,现时租住大角咀私人屋苑的两房单位,月租约两万元,占总收入约三成。阿俊笑称,自己未做“楼奴”前已做“租奴”,“如果搬出嚟,都预咗人工大部分去咗‘住’。”

他指,剩余的七成薪酬,当中一半给予双方父母作家用,两夫妇每月储大约万多元作“上车基金”,几年间已累积约100万元,成为市民口中的“百万富翁”。

生活水平不俗,理应过着更理想的生活,阿俊却说,香港楼价高,人人都是受害者。

“100万首付可以买到咩?我谂400万以下单位,如果仲有嘅话。”
阿俊

阿俊批评香港楼市疯狂,要“上车”绝不容易,“香港楼价水平,就系一个接受唔到嘅水平啰!”他指,现时楼龄较新的一个400呎二手单位,动辄索价800万至900万,“系好离地嘅价钱。”他形容,自己是“穷富翁”,有一份高薪职业、坐拥百万资产,却连最基本的置业梦都满足不了。

香港楼价高企,买楼或租私楼均占人工约3成或以上。(梁鹏威摄)

两房单位 首付要“两球”

他与太太心仪大角咀私楼单位,但近年呎价徘徊1.4万至2万元,于是放眼较远的新市镇如沙田第一城,楼价水平却直逼九龙,“无论单位几旧都好,售价都系不断破顶。”在承造最多6成按揭的限制下,他估算首付最少需要200多万,远离负担水平,“仲要未计装修,系一个好夸张嘅支出。”

阿俊不讳言将上车目标放在楼龄10年或以上的私楼单位,除了因为价格问题,亦因为担心新盘入伙后,出现装修纰漏、建筑质量欠佳等问题,他指买楼是人生中最大的一项投资,承受不起更多的风险。

香港楼奴惨况实录

+4

楼价一年升一成 打工仔追得上楼价?

他认为中产是社会中较被忽略的一群,公屋、居屋与他们无缘,只能每年交税和指望政府退税,即使政府日后推出首置上车盘,他亦坦言难抱太大期望,“都会想申请,但要睇单位供应,如果只有千几个,成效都系杯水车薪。”

首置上车盘成为中产人士的“上车”希望,阿俊认为若供应量少,对他们的帮助亦不大。(资料图片)
申购居屋成为不少港人的新希望,但阿俊与太太月入已超过申请上限,只能寄望首置盘或其他较便宜的上车盘。(罗君豪摄)

阿俊指未毕业时已定下买楼目标,并且开始储蓄,原以为只需几年便可支付首付做业主,但近年楼价升势不止,“一年升咗一成,即系又要储多啲。”人生只剩下与楼市竞赛,他笑称,“大家话储钱等首付,可能都唔相信储完可以上车,而系等紧楼价跌嘅一日。”

若以一至十分形容置业的重要性,阿俊不消片刻就说九分,“结咗婚,都系想以后生活安定。”坐拥百万资产、高薪职业,但他只想满足平凡心愿:有安居容身的地方,与太太育有小朋友,不用每隔数年就因加租而搬屋。

“ 买咗层楼,就唔洗担心业主可能踢你走,或者顶唔住加租要搬走。”
阿俊
在畸型的楼市形态,香港人就算努力储蓄,亦未必能够“上车”。(卢翊铭摄)

要实践置业梦想,新一代靠“父干”成家立室,阿俊对此不置可否,“我唔希望系咁,始终我嘅家庭唔系好富裕,父母都要生活,我谂唔到原因点解佢地要去支持我,去买几百呎嘅砖头。”方块砖头堆积成一个家,但香港人穷尽毕生,又是否能买来安逸?

更多【楼奴】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