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航运系再爆抄袭丑闻 副系主任抄院长 校方调查

撰文: 杨曼璐
出版:更新:
伦婉霞于其办公室回答《香港01》记者查询,承认整理参考资料时或有疏忽,并指今年3月科廷大学亦通知她调查事件,她已将相关材料交给科廷大学。
涉事论文为伦婉霞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伦婉霞指2008年德国出版商VDM亲自找她,为她出版论文。

对外标榜论文水准全球排名第一的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系(下简称航运系),继2013年后系内教员再被揭抄袭,《香港01》发现,该系副系主任伦婉霞助理教授2006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当时同事的文章,当中有两个章节逾180句是完全“搬字过纸”。伦婉霞回应指自己绝无抄袭的意图,但承认整理参考资料时或有疏忽,遗漏个别资料来源。理大及向伦颁授博士学位的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均表示会调查事件。同校学者理大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看过相关章节对比后,认为是抄袭无疑。

本次抄袭风波中三位主角皆来自航运系。被指抄袭的伦婉霞为航运系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而一同发表被抄袭论文的是次“受害者”分别是航运系所属的理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郑大昭和航运系助理教授黎基雄。

防抄袭系统显示有抄袭成分

伦婉霞涉抄袭的博士论文名为《Adoption of EC b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于2008年出版,VDM Verlag出版。全书共七个章节,主要涉抄袭的是第二章与第七章。记者利用中大研发的防抄袭系统维诚(VeriGuide)检测,显示第二章与第七章与其论文库的所有论文比对,总相似度分别为23.3%与13.8%。

记者以人手比对后进一步发现,伦婉霞博士论文第七章第二节,涉抄袭黎基雄、刘伟光及郑大昭2004年联合发表的《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 Examination and a Ten-Step Approach for Quality Implementation》(见例子一)。论文这一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访谈和研究,提出物流服务供应商应用电子商务的10个步骤,然而这10个步骤多处与黎、刘、郑论文内容雷同,尤其是步骤4、5、8、9及10,几乎“搬文过纸”,而伦婉霞的论文却未有注明引述或参考黎、刘、郑的论文。

此外,伦婉霞的博士毕业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亦涉抄袭黎基雄、黄咏恩、郑大昭2004年完成的论文《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th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见例子二)。《香港01》发现共有86个句子称得上原句照搬黎、黄、郑论文,不仅用词文法相同,所举例子亦无二致。同样的,伦婉霞论文并未有注明引述或参考黎、黄、郑的论文。

伦:当年缺少意识认疏忽

记者持上述论文向伦婉霞查询,她解释:

1. 十数年前学界对“抄袭”并不如今日这样重视,因此自己当年无可避免地缺少意识。伦婉霞坦言,按现时的标准,应当要逐字逐句标明出处,承认自己当年确有疏忽。

2. 博士毕业论文写于2003年至2005年,但当时上述涉被抄袭的两篇论文尚未发表,无法撰写来源。不过,记者发现该两篇论文其实于2004年已完成或发表,伦婉霞2008年出版毕业论文时理应可以补回来源。

3. 伦婉霞回应,被指抄袭的文献综述所提及的理论,她亦曾参与论证并于2008年发表一篇论文,并且在毕业论文出版时将之加入参考资料中,所以不算抄袭。但记者发现早于2006年,伦的同事已发表内容类同的论文,而伦无注明来源,明显涉抄袭。记者多次提出疑问,但伦婉霞并未有直接回应。

合组团队获百万资助

理大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教授表示,上述章节差不多是搬字过纸,令人难以接受,是抄袭无疑。且他不认为抄袭的标准在十年前和现在有什么差异。

不过,被抄袭的论文作者之一、亦是伦婉霞的同事黎基雄看过部分论文比对后却坚称现有证据不构成抄袭(详见另稿)。而郑大昭院长则指由于学校正在调查,自己不便发表看法。

伦婉霞2004年加入理大,与郑大昭、黎基雄、黄咏恩一早相识。伦婉霞与郑、黎、黄合组团队,于2010年获港府资助100万港元研究项目,反映四人稔熟。此外,伦婉霞今年被政府委任为香港海运港口局成员。

2013年曾爆抄袭

理大航运系已不只一次被揭有教员涉抄袭,是次被抄袭的郑大昭和黎基雄,于2013年被指控抄袭,二人与另一位杨昌良教授(现任航运系系主任)联合发表的一篇1万字英文论文中有500字被指抄袭三篇由其他学者撰写的论文。记者曾向理大查询2013年抄袭事件的跟进情况,但至截稿前未有回复。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