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黄远辉称施政报告前会见林郑 讨论五大争议选项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辩论开展近五个月,不同的专业团体、民间机构就十八个土地供应选项提出多项见解,而特首林郑月娥早前已提出填海是解决土地荒的手段之一。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今(9日)约见基层时,表示填海不会是唯一的选项,强调港府须多管齐下解决土地问题。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月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前,会与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五个较多人讨论的土地选项,包括填海、发展棕地、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公私营合作及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等。

土地大辩论开展近五个月,将于本月26日结束。(资料图片)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今日与全港基层住屋大联盟会面,有出席市民提出应加快旧区重建,以及动用《收回土地条例》,加快处理棕地和农地;另有市民认为填海造地需时15至20年,无法解决现时的房屋问题。

黄远辉透露开发郊野公园边陲亦是其中一个较多人讨论的议题。(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黄远辉回应指重建不能增加新的土地供应,亦要处理受影响居民的安置问题,政府过去亦有使用《条例》收地,例如古洞北附近约50公顷的棕地。他重申填海不会是唯一的土地选项,同时需要其他短、中期措施,多管齐下解决问题。

此外,小组会在特首林郑月娥发表施政报告前开会,就五个公众咨询之中,讨论得较多的选项,包括填海、发展棕地、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公私合营以及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等,提出一个没有立场和胪列正反意见的初步观察,供林郑参考。

年底报告将包含4至5个短、中期土地选项

黄远辉续指根据他个人印象,棕地现时的反对声音较少。公众咨询今个月底结束后,小组将会整合和分析社会意见,并于今年底提交报告,预计会有一个涵盖4至5个选项,兼顾短中长期土地供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