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虱风暴】三种有害物未超标 日籍钓鱼郎坚信:鱼肉含污染物
网上疯传日本人平坂宽在香港钓巨型塘虱,“品尝”时面容扭曲,指塘虱有“危险的化工气味”,“最臭最难吃”。为追查污染源头,《香港01》上月底在同一地点锦田河,钓到一条约1米长的塘虱,交鱼档㓥鱼后,再把鱼肉交予化验所化验。经三星期化验,意外发现这些“超臭”塘虱通过三大测试,包括7种重金属,当中以“砷”和“汞”含量较高,但均没超出法例《食物搀杂(金属杂质含量)规例》标准。另外,化验抗生素“硝基呋喃”以及致癌物“苯并a芘”,两者均无发现。被环保署评为水质“恶劣”的锦田河,所孕育的塘虱难道是出污泥而不染?学者和平坂宽另有分析。
早前图文并茂地描述“大鱼奇缘”的日本人平坂宽,他上月接受《香港01》访问时望香港人能反思河水污染问题。他说,塘虱味道像废油洗洁精和化学物,是他吃过的鱼中“最臭最难吃”的,但基于尊重塘虱又大又顽强,所以才将牠完全吃掉,惟吃后肠胃不适,“我不肯定是因为鱼肉有毒,抑或吃得太多食油。”
档主㓥鱼亦面容扭曲
究竟塘虱是否适宜食用?《香港01》尝试找出答案。上月底,记者在平坂宽钓鱼的同一地方锦田河,钓到一尾约1米长的塘虱。香港鱼类学会会长庄棣华鉴定此塘虱属非洲的外来品种,原名“胡鲶”(Clarias batrachus),和平坂宽钓到的一样,按长度估计有4岁;该品种平均寿命6岁。
塘虱之后送往荃湾街巿鱼档“解剖”,没料到㓥鱼无数的档主伟哥,也和平坂宽一样面容扭曲。他抽出鱼鳃和肝等内脏时表示闻到恶臭:“好似坑渠味,酸酸馊馊!不要食啊!香港河鱼好污糟。”记者见鱼肉和鱼肠也有黑点,未知是凝固的血块还是污染物。
记者委托政府认可的化验所Intertek,就塘虱的鱼肉进行三大类别化验。第一化验毒性高的7种重金属,第二是化验抗生素“硝基呋喃”,第三是验致癌物“苯并a芘”。此外,记者在3个码头取鱼化验,测试上述3种物质,详见【验三码头26条鱼全及格 WWF:无工业污染可食用】
7种重金属:物质一般在非法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出现,例如五金、机械和电镀的污水;部分农药亦含有重金属抗生素“硝基呋喃”:一种在鸡场和鱼场常用的抗菌剂致癌物“苯并a芘”:在石油产品不完全燃烧中释放,例如柴油车废气、炭烧食品和“地沟油”都有发现
平坂宽对结果感意外
3星期后化验结果出炉,这条“最臭最难吃”的塘虱竟意外地通过三大测试。根据化验报告,鱼肉未有发现抗生素“硝基呋喃”或致癌物“苯并a芘”,只含有很微量的重金属,以水银“汞”含量相对较高,每公斤鱼肉有0.1毫克,但低于《食物搀杂(金属杂质含量)规例》的每公斤0.5毫克。另外,每公斤鱼肉验出1毫克砒霜成分的“砷”,亦低于法例每公斤6毫克的标准。
换句话说,根据重金属的食安标准,这条塘虱拿到街巿卖亦不违法。
作为生态及鱼类专家的平坂宽,对化验结果表示意外。他说他吃过清洁河溪和污染河溪的鱼,而锦田塘虱又臭又难吃,正正是污染河溪的味道,所以相信鱼肉含污染物,更认为自己吃鱼较化学化验更准确(I ate that fish is more accurate chemistry researcher!)。
食安学者:塘虱排毒功能高
研究食品安全的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应用科学系讲师方丽影解释,河水污染不代表鱼肉含有毒素,塘虱可以“出污泥而不染”:“毋须惊讶,鱼和人一样有抵抗外界的能力,将污染物排出,分解,并排泄代谢,所以在污染河水生长的鱼未必有问题。适者生存,汰弱留强,塘虱在污染环境也能生存,可见牠的适应能力强,排毒功能高。”
塘虱的确被形容为“生存者”(Survivor),口部有8条触须,能在混浊的水中感知食物,而且拥有独特的器官“鳃上器”,可存储空气,忍受缺氧环境。方丽影说三个基本测试显示塘虱可以食用,鱼肉没事,但鱼鳃和肝脏等过滤系统,相信累积了不少毒素和重金属,食用时紧记清走内脏。
至于为何塘虱臭得令平坂宽和鱼档老板也面容扭曲?方丽影说,味道是挥发性气体,和积聚在鱼身上的污染物不尽相同,臭味可能由细菌孳生,但只要彻底煮熟,便能杀死细菌,也可安全食用。
毒理学者:可能有化学物未验出
教授毒理学的浸大生物系讲师余英杰则有不同意见,他说臭味可能是依附在鱼身上的化学物产生,但化学物或毒素的种类繁多,三大类测试都有机会“撞不中”,加上今次化验只得一个样本,不具代表性,故难以断言塘虱可否食用。他说化验报告验出的微量重金属,可能是污染的线索,反映有㓥车场和电子废料场泄漏。
记者双手红疹 被诊断化学物感染
另一个污染证据是记者双手。记者上月底在锦田河拖鱼网时被河水溅到,双手手背不久即满布红点,不痛不痒。记者最初以为是被蚊或蠓咬所致,但回家后红点扩散至双手手臂,开始发痒。记者隔日前往皮肤科何家强医生求诊,经诊断为“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医生怀疑接触化学物造成敏感,化学物渗入淋巴扩散至上臂。那究竟河水含有什么化学物?
医生说难以定断,但根据环保署2014年的“河溪水质报告”,锦田河是继元朗河,全港第二条最“污糟”的河,水质达标率仅53%,在钓鱼地点的上游,有监测站显示水质“恶劣”,验到较高浓度的重金属“铝”,达每公升404微克,其次是“锌”,达每公升45微克,另外大肠杆菌含量亦被评为“极高”水平。记者走访锦田河一带,估计有三大污染源头为㓥车场、废料回收场和鸡场。
三大可能污染源头︰废料回收场
三大可能污染源头︰㓥车场
三大可能污染源头︰鸡场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