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小学午餐暗藏陷阱 “健康”食材含钠量竟达全日摄取上限

撰文: 梁焕敏
出版:更新:

9月将至,小学即将开学,卫生署联同食安中心于今年1月于26间全日制小学,收集100个午膳饭盒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九成午膳的总脂肪 、 饱和脂肪 、 反式脂肪及糖份,均低于建议摄入量上限,平均钠含量减幅显著,已达 “ 学校午膳减盐计划 ”2018 年的目标。然而,署方发现一些看似健康的食材,含钠量其实极高,甚至有饭餐的钠含量,食一个已达儿童全日摄取上限。

卫生署联同食安中心收集100个午膳饭盒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午膳平均钠含量减幅显著。(梁焕敏摄)

食安中心建议,榖物类、蔬菜和肉类比例为3:2:1,继续减低午膳中的钠含量,迈向“ 学校午膳减盐计划 ”中的减钠目标,达到每年约5%的减幅。

另外,卫生防护中心及食安中心建议家长及办学团体,可向午膳供应商反映任何不符合营养指引情况,要求尽早作出改善,并应向学童提供足够水果 ,以遵守三低一高的饮食原则。

冯宇琪指出,摄取太高钠食物有机会引起高血压等问题。(陈百灏摄)

卫生署:减盐仍未达标 口味改变要循序渐进

卫生署助理署长(健康促进)冯宇琪表示,参与17/18学年学校减盐计划的饭盒供应商有13间,并为480所学校提供午餐服务,所供应的午餐盒钠含量,由2013年测试中的每个饭款平均的951毫克,减至818毫克。

冯坦言,数字虽然仍较标准的500毫克为高,个已达成减钠目标之内,望能够持续:“因为一下子减咗,小朋友未接受到而做成厨余,所以要循序渐进令佢哋习惯会好啲。”

不过,署方仍发现,部分饭餐的含钠量,仍触及到每日摄取量上限1500毫克,这些饭餐所用的食材,都令不少人误以为是健康食物,三款饭餐包括蒜汁杂菜金菇丝鲜腐竹乌冬、焗低脂芝士汁猪肉丸宽条面及莲藕炆粗斋饭,相信含钠过多,和调味料有关。

若摄取太多钠,会有机会引起高血压等问题,对身体健康较大风险。此外,冯提到有部分餐单的蛋白质过高,特别为肉类餐单,但由于供应商主要以瘦肉及非油炸方式处理,认为问题不大,会作检讨后两年后提出新方案或建议。

张勇邦强调,调节小朋友的饮食口味,家长的配合同样重要。(陈百灏摄)

小学校长:要小朋友改变口味 家长要配合

圣公会圣雅各小学校长张勇邦则认为,小朋友的口味可作调节,但要长期养成习惯,学校能够控制小朋友的午餐,但放学后则由家长照顾,若然同样给予其他快餐类食物,足以令他们对营养餐单感到乏味,不能跟随,所以家长的配合同样重要。

此外,学校鼓励有营餐单多年,大部份同学亦能接受,不太抗拒其选择:“其实通常系一个学生,可以影响一班人,从而影响学校风气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