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拟推6招改善的士质素 业界批罚则过重添压力 阻新人入行
政府推出6招冀提升的士业内水平,包括建议引入的士司机违例记分制度、提高罚则、推出网上培训课程等。不过,的士业界对建议有保留,认为罚则过重,增加司机压力,而且并未能增对问题核心,认为当局应加强对的士司机的培训。
运输及房屋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出,为加强整体阻吓性,建议参考现行违例驾驶记分制度,引入的士扣分制,当的士司机在两年时间内被扣满15分,法庭可取消他持有或领取的士驾驶执照的资格。另外,政府建议建对滥收车资、拒载、兜路、兜客、以及毁坏、损坏及更改的士咪表等6项性质较严重违规,实施两级制罚则,重犯者会受更重的罚则。
驾驶的士30多年的关沃华认为,建议中提出的罚则过重,令司机工作时很多制肘,非常大压力,尤其如果即将扣达15分时,压力就会更大,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他续指,现时的罚则并不轻,再加重或会影响新人入行的意欲。
对于如何改善司机质素,他认为并非靠惩罚,而是需要培训,惟现时缺乏有效职前培训,新入行的司机亦未必会有更好服务质素,故即使提升罚则,都无补于是。
的士商会主席黄保强亦认为,当局建议的罚则过重,对司机并不公平,而且部分罪行未有清晰定义,“收多咗5毫子又系咪滥收、行多咗100米路又系咪兜路?”至于当局指会设置网上培训,他认为有不少年老司机未必懂得使用互联网,又未必有意欲观看短片。
当局亦拟推出自愿性于车厢安装闭路电视,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的士司机分会主任杜燊棠认同有需要,更应强制全部的士都安装,遇到投诉时,有助化解纷争。他又指,只有警方获授权可以观看影片内容,以免有司机私下公开片段。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林卓廷表示,政府应一并提升初违规司机的罚则,例如严重滥收车资的个案,不应给予机会,即时吊销的士司机执照,加强阻吓力,避免影响业界和香港的形象。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恒镔认为,记分制可有助打撃滥收车资或拒绝等行为,打击害群之马。他又认为,的士车厢内安装摄录机,可减少乘客及司机争拗,保障双方利益,但片段必须加密,只有警方获授权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