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访】自细蒲旺角睇模型 香港插画家打造土炮变型金刚
称旺角为香港各大文化的交汇点,不为过。在本地、日本、韩国等文化交融之下,港人将此地的独特文化称为“MK”。有人对此嗤之以鼻,有人不屑,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这地方为香港孕育了更多不同的文化、特色。
香港插画家、漫画家叶伟青活用“本土”、“集体回忆”这看似已被“用到烂”的题材,从竞争激烈的社交平台中突围而出,创造出只属香港的机械人。而他的创作起点,也是从人称“MK”的旺角。
摄影:梁鹏威
拿着笔的手飞快地动了起来,叶伟青在他的草稿本上画上了一笔又一笔。不消几分钟,纸上出现了看似熟悉,但又令人觉得新奇的“重型机械”,令人不禁多看两眼。
在他的笔下,的士、“热狗”巴士、雪糕车、渡轮、垃圾桶通通长出了机械手脚、推进器,顿时多了飞天遁地的本领。这帮有着浓厚本土特色的土炮“变型金刚”,叶伟青将之命名为《香港重机》。
土炮机械人藏旧情怀
土炮机械人的面世,叶伟青形容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产生。今年初在社交平台上,有美国艺术家开展了"March of Robots"活动,挑战参加者于一个月内,每日创作一个机械人,他发现后也参了一脚,香港重机系列亦因而诞生。
机械人本就是科幻的题材,可任人凭空想像、发挥,但叶伟青偏偏选择了具香港特色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所见之物作蓝本。问他为何以“土炮”为题材,叶伟青很简单地说了句:“都系啲情怀嘢啰。”
“因为睇睇下,发觉好多嘢都消失紧。即系以前细个好熟悉𠮶啲嘢,好似唔经唔觉间,好多都冇晒。”看着照片中映照的旧事物,心生感触的他便决定此为题,对香港的旧物做了不少资料搜集后,再加以想像,令它们变身成玩味十足的机械人:“所以你见我连的士,都系画返旧款𠮶啲,𠮶个时候感觉系最深。”
合了体的三色的士、两脚站立的人力车、长出了四肢的白色地下铁,他笔下的机械人总是如此天马行空。叶伟青说自小时候开始,已尝试从日常中找出非日常的一面:“我自己细个都有储好多相,喺唔同地方影咗啲好似机械人嘅位,储咗好多Hidden face嘅图。”抢眼的造型下,细致的机械零件亦巨细无遗地被画了出来,足见叶伟青对机械了解。谈及此,他说这是和蕴藏了大量日本文化的旺角,有着切不断的关联:“个渊源都几大。”
蒲旺角学识画机械人
自言“细个食日本机械人奶水大”的叶伟青从小是已个动漫迷,电视播放的铁甲万能侠、超力电池侠、幪面超人,令他爱上了这日本文化:“所有同日本文化有关嘅嘢,都可以喺旺角揾到。”
“细个喺大角咀返学,我住爱民邨,好多时候行返去,经过旺角有一样嘢必定会做,就系行模型舖。”广华街、胜利道这些模型店聚集地,都是叶伟青的“蒲点”,一放学就“扫晒”一街的店舖,高达、模型车、情景模型通通都不放过:“当时环球模型喺窝打老道𠮶间分店有2层,摆咗好多展示、好作品,个启发都好大,所以𠮶段时间好钟意砌模型,我对机械人嘅钟情亦喺𠮶度开始。”
组装、打磨、上色,买回来塑胶零件在他的手上变成精致的模型,甚至连没有商品化的都由他自己造出来,这门手艺亦为他带来了一点小外快:“同埋有帮同学仔砌模型,赚下零用钱,都帮人砌过几座日本古城架!”说起,他也不禁笑了起来。砌着砌着,却令他对机械人的基本结构、关节、构成的喉管有了更深了解,现在画起上来亦得心应手:“唔觉唔觉,整得多就入咗脑。”
在旺角可逛的,还有漫画店、影碟店,以前电视上没有播放的动画、特摄作品,叶伟青都会租VHS回家“煲”。不过多年过去,旺角早已改头换面,漫画店、影碟店数量锐减,模型店亦然:“我谂而家好多都执咗啦。”再逛广华街,他儿时逛的模型店已所余无几,反而多了不少军事、枪枝模型的店舖。一个文化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新的文化。
“本土嘢”有市场
原本只是"For fun"的《香港重机》计划,出乎叶伟青意料地受到关注,引来不少人提出意见,希望他的下一部机械人,可以用自己提出的元素创作,更令他发现原来“本土嘢”也有市场:“以前睇我啲画嘅,好多都系‘佬’,画咗香港重机之后,多咗啲后生仔,仲有女仔!”
整个系列由3月至今,叶伟青共创作了近50部机械人,亦因网民反应热烈,令他将画作结集成书。如对更多《香港重机》系列的机械人有兴趣,可在书展期间到创造馆摊位,留意叶伟青推出的新画集,他更会现身摊位为读者签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