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富苑住户入伙后始知须自费安装海水冲厕系统 居民:好似中咗伏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房委会于2014年复售居屋,市民“上车”心切,首批发售项目超额认购达61倍,当时更打破1997年居屋申请的最高纪录,“中奖”机会可谓难上加难。当年推售项目之一的元朗宏富苑已于去年入伙,不过居民却大吐苦水呻“中伏”。有居民表示,房屋署疑因行政及规划失当,兴建时未安装海水冲厕系统,入伙后才知悉需要使用淡水冲厕,居民近日更需分担涉及15.6万元的改建咸水冲厕设施费用。此外,屋苑正门不设任何行人路,居民出入必须要在马路行走,构成危险。

由于宏富苑兴建时未安装海水冲厕系统,居民现需分担涉及15.6万元的改建咸水冲厕设施费用。(梁鹏威摄)

水务署于2008年推行“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扩大海水冲厕应用范围,并将新界西纳入策略中。虽然水务署于2015年向区议会简介计划,并选定周边22个屋邨大厦作试点,但未有包括宏富苑。

法团主席潘耀财表示,宏富苑于去年入伙,却未有包涵在工程内,但比屋苑迟“收楼”的住宅项目,却已可使用咸水冲厕。(梁鹏威摄)

费用由居民摊分如“中伏”

宏富苑业主立案法团主席潘耀财表示,水务署于去年10月通知屋苑,称其内部供水系统须做改善工程,以接收海水供应,更于今年委托公司安排有关工作,工程费用15.6万元,即屋苑每户要摊分约680元。

潘耀财指出,根据水务署2016年的报告,宏富苑邻近的公屋及私楼已完成转换工程。他批评,宏富苑于去年才入伙,却未有列入在水务署的转换工程范围内,相反邻近的私人住宅屋苑映御,即使较宏富苑迟数月“收楼”入伙,入伙时却已可立即用咸水冲厕:“房署好似扮唔知、扮无事发生!”

他指出,法团于今年3月才得悉事件,事件引起居民不满,更直斥无理,“住咗唔够一年,水务署及房屋署根来可以一早解决,现在才要住户摊分约15万元的工程……好似‘中咗伏’!”

宏富苑未有海水冲厕系统,居民入伙后需用淡水冲厕。(梁鹏威摄)

售楼书无清晰列明

他又指,当年买楼时售楼书中无列明相关情况,亦未有指明承租人需承担咸水供应的责任,他直言:“你(一早)同我们讲咗,我哋心甘命抵!”他续指,过去曾就此查询房屋署,但署方称曾在客务中心展示有关项目资料,而售楼书亦要求他们自行查阅批地文件的详情。

他引述邻近私楼项目世宙的售楼书,当中清晰列明,日后若有咸水供应,买家须接受有关安排,并须装设合适水管。他指出:“房署好似做啲唔做啲、又踩界,虽然未必犯法,但成件事系灰色地带。”

民主党议员邝俊宇(右)指出,宏富苑正门不设任何行人路,出入必须要行走马路。(梁鹏威摄)

要求房署承担费用

他承认,虽然费用不多,但大厦年底开始有不少开支,更强调一旦进行工程,住户随时被截水数天,造成不便。他要求相关费用应由署方支付。他又要求,房屋署应就事件的始末解释清楚。

正门直接通往马路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指,宏富苑正门不设任何行人路,居屋出入必须要行走马路。他指出,宏富苑处于工业区,附近更有地盘施工,马路上经常出现大型车辆,倘居屋要到达行人路,居民必须跨过花槽旁边,甚为不便。

他又指,虽然居民可使用侧门出入,但正门是通往西铁站的最快方法,故早上及下班时间都有大量居民出入,造成危险,“连走入屋苑的路、最基本的事都如此荒谬,可见居屋当时落成时,有好多事都系急就章。”

水务署:已完成敷设海水冲厕水管工程

水务署回应指,由于当时需敷设水管才可将冲厕海水供应网络延伸至宏富苑,故屋苑未被纳入首阶段海水冲厕转换名单中。不过,有关工程已于今年第一季完成,现正与屋苑跟进转细节安排。

房屋署则指,于宏富苑设计初期,已于2011年向水务署查询屋苑附近的供水网络资料,当时水务署称冲厕海水供应网络尚未覆盖宏富苑。 直至2013年,房屋署再向水务署提出供水申请,但由于当时冲厕海水供应网络仍未延伸到该屋苑,故水务署向屋苑提供临时淡水冲厕,而该系统亦须适合使用海水,以便当水务署的冲厕海水供应网络延伸至该屋苑时,屋苑只需敷设一小段水管,无需改动内部冲厕水供应系统。

房屋署:已按条例要求提供资料予买家

房屋署强调,宏富苑“批地文件”列明,使用临时淡水冲厕喉具的同意书将会发出,承租人须安装适合使用海水的喉具并接受海水供应。 署方亦有于房委会客务中心展示该项目的资料,并在买家选购单位时,于客务中心展示批地文件、公契最新拟稿等资料。

至于屋苑出入口问题,房署称宏富苑共提供三个行人出入口,分别设于富业街、良业街及宏业西街。而主要的车路出入口则位于宏业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