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抗药恶菌感染趋严重 患者数目5年升6倍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本港滥用抗生素问题浮现,感染抗药恶菌个案趋增。医院管理局今日(28日)公布“多重耐药性细菌”最新数据,反映多种抗生素已不能治疗某些细菌。感染学专家分析指,碳青霉烯酶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PE)确诊个案持续上升,2015年感染人数达134宗,较5年前高出6倍。CPE与大肠杆菌感染途径类似,例如进食未煮熟或受污染食物、触摸生肉后无洗手、直接或接触带菌者的分泌物等。医生呼吁市民做好个人卫生,食物应煮熟才进食。
抗药恶菌 5年增6倍
2015年感染大肠杆菌及克雷伯氏肺炎菌的患者逾11万人,当中有134人确诊CPE,个案较过去5年增加6倍,由2011年的19宗,增至2015年的134宗。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壮指出,3成的CPE患者确诊前的半年有外游记录,当中一半曾到访内地或东南亚地区。而八成半的CPE患者均由筛查方式确定为带菌者。他指,因带菌者没有病发,故医生不会处方抗生素,只会将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直至体抗力回升或康复出院。
曾艾壮解释,可对抗CPE的抗生素已不多,严重患者会出现细菌入血,引致败血病,最严重会死亡。常用对抗CPE的抗生素有黏菌素(Colistin)。部分病人或对黏菌素治疗无效,则会考虑使用较新的药物阿米卡星(Amikacin)和老虎霉素(Tigecycline)。
现时医管局规定病人入院前6个月如曾到外地的病人,需进行相关化验,做好筛查,追踪带菌者。曾艾壮表示将加强筛查措施,筛查期由6个月,改为12个月。措施将于今年7月开始实行,期望可尽早寻找到带菌者,以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