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之患】首发现香港3河流含抗生素  

撰文: 张美兰 黄卓然
出版:更新:

滥用抗生素,可致严重后果,若环境中的抗生素不断累积,可影响生态,久而久之或酿成生态灾难,亦可引发超级恶菌问题。本港首次有研究发现,香港3条主要河流锦田河、梧桐河及城门河,原来均受抗生素污染,其中一个水样本的抗生素四环霉素(DO)含量,更比内地上海黄浦江更高,情况令人关注。环境署承认,现时没有对抗生素进行监测。

人畜摄入抗生素后的排泄物,亦有机会流入环境中,包括河流。(Getty Image)

负责研究的香港教育学院科学与环境学系助理教授邓文靖指出,有关研究在2014年9月进行,研究人员从元朗锦田河、上水梧桐河、沙田城门河3条主要河流,及污水处理厂的入水及出水位置,共收集23个水样本,针对6种人畜常用的抗生素进行化验,包括:4款磺胺类抗生素、四环霉素(DO)及和喹诺酮类氧氟沙星(OFL)抗生素。

结果发现,氧氟沙星(OFL)及磺胺二甲嘧啶(SMZ)为河水中最常见的抗生素,分别在6成半及7成样本中都有发现。

人畜使用的抗生素,都有机会流入河道,污染环境。(Getty Image)

抗生素浓度比黄浦江更高一半

而水样本中浓度最高的抗生素,则为SMZ及DO。其中在锦田河旭日花苑附近的水样本, SMZ的浓度达每升580.4纳克(ng/L),DO浓度则达每升82.2纳克。

邓文靖指出,根据2014年内地一个同类研究,上海的黄浦江水样本中,DO含量最高的样本仅每升54.3纳克,与是次本港研究发现的每升82.2纳克相比高一半,本港河流受抗生素污染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锦田河旭日花苑附近的水样本, 抗生素四环霉素含量比内地黄浦江更高。(邓文靖提供)

抗生素浓度对环境 低至中风险

研究报告又指,按欧洲国家指引计算,香港录得的数据对环境风险评估,由低至中风险。23个采样地点中,5个地点DO浓度可对环境带来中等程度的风险;9个样本浓度可对环境带来低程度风险。邓文靖解释,环境中即使有微量抗生素,亦可能对低能生物例如绿藻类带来风险,例如令其死亡,亦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

抗生素流入环境欠监管

邓文靖指出,抗生素用于人类、畜牧业或农业越来越普遍,但本港现时并没有恒常监测环境的抗生素含量。环保署回应指,抗生素并没有纳入本港的水质监测计划,主要是由于有研究显示在本港水域内发现的微量抗生素药物残余,对海洋生态构成的风险一般甚低。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发表的研究报告,残余在环境里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水平十分低,对人体健康不会构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