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否开征糖税?政府顾问医生:硬推无意思 会继续留意
卫生署日前推出《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订立9大健康目标,务求在2025年或之前令港人活得更健康。卫生防护中心监测及流行病学处主任兼非传染病顾问医生程卓端今日(7日)出席电台节目指,香港部份人的血压、血糖及胆固醇偏高,但由于不会有不适,便以为自己健康,长久下去会“爆煲”,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医疗制度都很大负担。被问及政府会否考虑仿效英国开征营税,她说硬推无意思,若市民提出诉求,将成政府制订政策的考虑因素。
程卓端今日(7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被问到政府有无考虑加设糖税,她指不能假设市民已清楚知道大量摄取糖对身体带来的伤害,硬推糖税亦无意思,现阶段需跟市民多沟通,“我要听到佢哋嘅声音”,又指市民要对政策给予回馈及讯息,将成为政府的一大动力。
英国最近就部份饮品征糖税,程卓端形容英国仍未有相关数据支持,但墨西哥、匈牙利等地已推行一段时间,亦有数据证明有效降低市民摄取糖量,政府会继续留意糖税的发展。
她提到香港人的生活习惯受全球化影响,饮食文化以快、口味重为主,按2014/15年度的健康人口调查,超过8成人每日摄取超过5克的盐。她说,市民和饮食界要有意识,减少食物含盐量和摄入量,目标在7年内将市民每日盐摄取量减低30%。
程卓端相信,只要客人有要求,有望打破食肆的“重口味”文化。她以一碟油菜为例,客人可选择“全走”、“边上”或“走油”,显示若食肆尊重客人要求,且双方都有意识配合,就可以做到健康饮食。
她又指,政府去年已跟小学的饭盒供应商合作,慢慢减盐约8%,同学分辨不出已减盐,家长亦无投诉,饭商亦很乐意去做,希望今年可陆续减盐至约10%。
有市民胡小姐透露,其实很多小朋友觉得学校饭盒“好难食、唔想食”,宁愿吃白饭、“捞汁”,但整盒𩠌菜要丢掉,他们在放学后会再吃其他合口味的食物。另一名市民陈先生则指出,政府只推动小学生的饭商减盐,但大部份中学生要出去吃午膳,如何令快餐店减盐和糖才是重点,他认为政府一定要在税项及政策优惠提供予商家,才可给予减盐诱因。
程卓端回应指要循序渐进,又认为在小学入手较易,一旦令小学生习惯上食较淡的口味,有助他们日后少吃重口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