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减废大限剩四年 政府奢言可达标 厨余年年有余三宗罪

撰文: 张雅婷 罗俊文
出版:更新:

近年惜食运动吉祥物“大嘥鬼”形象深入民心,不过,港人2016 年每日厨余弃置量高达3,600 公吨,较2015 年增加6.4%。如果将港府四年前发表的“香港厨余及园林废物计划”目标与实际弃置量比较,不难发现本港厨余弃置量长期不达标,甚至不跌反升,原因何在?距离环境局减少四成厨余量的目标还有四年大限,环保署坚信可以达标,当局是否真有灵丹妙药,急起直追?
.厨余系列三之一

本港每日弃置3,600 公吨厨余,与2011年相同,即这五年来毫无减少。(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2014 年,环境局发表《香港厨余及园林废物计划》,指出2011 年港人每日共弃置约3,600公吨厨余,相等于250辆双层巴士的重量。政府当时计划以2011年作基础,将厨余弃置量在2022年或之前减四成至每日约2,100公吨。不过目标归目标,翻查环保署统计,环境局订下的目标多年来都落空,2016 年每日全港弃置量为3,600公吨,数字正正与2011年一样。换言之,这五年来本港减少厨余的努力并无寸进。

垃圾征费一再拖延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垃圾征费一再拖延、对私人企业欠监管、政府设目标太乐观,可谓本港厨余问题一直尾大不掉的三大罪状。

环境局减少厨余量四成的假设是基于一系列配套,当中最重要的政策是废物征费。在《香港厨余及园林废物计划》指出:“台北及首尔在推行都市固体废物按量征费及宣传工作数年后,废物产生量减少约20%。我们(环境局)指望假设透过‘惜食香港运动’及都市固体废物按量征费,香港亦可达致相若程度的减废量。”

建厂估错价拖后腿

环境局预期,本港须在2014至2024年间设立一个包括大约五至六间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的网络,该中心于厨余回收扮演重要角色。“计划”指出,若本港有机资源中心第一至五期相继启用,2022 年或以后,每日共可减少1,300公吨厨余。按“计划”,第一期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于2016 年年中启用,2018 年年底第二期启用,第三期于2021年初启用。

距离最初目标已近两年,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一直只闻楼梯响。原来,港府计算错漏,导致招标出现波折,回收中心工程延误,随着工程费用急剧上升,第一期工程的开支亦比原先估算的不足五亿元多了逾两倍。

2012 年首次招标时,由于入标价远高于估计,政府中止招标; 2013 年再招标,2014年工程终获拨款15.8亿元。最终,工程拖延了四年才动工。环境局最新的说法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一期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始运作,预计每日能处理最多200公吨厨余。

厨余加工欠监管 

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仍未上阵,斥资1,620万元建造的九龙湾厨余试验处理设施率先于2008年8月投入服务,环保署曾指该设施每日可接收最多四公吨厨余,但审计报告揭发,2008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设施实际厨余处理量平均每日只有0.89公吨,仅为当局声称最高处理量的22%。

工商厨余急增三成 

若将厨余量细分为家居和工商两部分,不难发现前者跌、后者升。2016 年的家居厨余人均弃置量为每日2,326公吨,同比减少3%,亦是连续三年下跌。相比之下,工商厨余的弃置量2016年为每日1,275公吨,较2015年急增29.4%。换之言,减少厨余弃置量要达标,需先从工商业入手。

面对上述“大山”,环保署有三大应对方法,包括开展新阶段“惜食香港运动”、发展厨余处理设施及新设厨余回收组。环保署指,政府将试行为食环署管辖的40 个街市和熟食中心及9个房委会管理的商场的厨余作源头分类,运往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一期回收再造。

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一期今年开始运作后,预期每日能处理最多200公吨厨余;第二期如今预料于2021 年启用,每天可处理最多300公吨厨余。至于第三期则未有落实日期。另外,在大埔污水处理厂进行的“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试验计划已开始兴建,预计2019年开始运作,每日处理最多50 公吨厨余,试验计划成功后亦可逐步推展至其他地区。

环保署亦将新设厨余回收组,专责推行厨余源头分类及回收,研究及制订新的政策及厨余弃置监管措施,包括研究强制产生大量厨余的工商业机构厨余源头分类,以及在香港推行厨余源头分类计划的可行性,但未有详情。

黄焕忠如果没有新的厨余处理设施,政府减少厨余弃置的措施未必能立竿见影。(吴钟坤摄)

学者:欠额外厨余厂难减废

环保署相信,厨余弃置量减少四成,即1,440 公吨的目标仍可以达到。不过学者和环保团体都指减废目标太乐观,政府如意算盘未必打得响。浸会大学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指出,首两期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合共只可处理500 公吨厨余,加上“惜食运动”预期再减少一成厨余弃置量(约减360公吨),尚有580公吨厨余“差额”,即要再减16%厨余量。他认为,即使垃圾征费能如期在2019 年下半年落实,距离2022 年大限只有两年,如果没有新的厨余处理设施,未必能立竿见影。“要减少厨余,一定要有人收,两期有机资源中心都收满后,单靠市民源头减少厨余,并不容易。除非有其他厨余回收设施,否则政府的如意算盘未必打得响。”

环保团体绿领行动总干事何汉威支持政府为减废订立目标,惟他指出,当中有较多项目滞后,以致目前的厨余弃置量停滞不前。他批评政府得知计划遇到阻碍后,没有检讨及使出更多行政手段配合,令目标变成空谈。“好明显是失败,2022 年的减废目标很大机会实现不到,不如趁还有少少时间,想想如何做得更好?”何汉威解释,垃圾征费能否如期落实仍是未知之数,政府当务之急是向市民灌输相关讯息,增强市民对废物征费目标的认识及信心。他警告,如果厨余弃置量未能于四年后达标,届时市民只会觉得政府不能依计划执行政策,减废工作失败,政府需为此承担责任。

上文节录自第103期《香港01》周报(2018年3月19日)《减废大限仅余四年 政府奢言可达标 厨余年年有余三宗罪》。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1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3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