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Uber直击】记者亲身体验无人车 整体稳定但时要转手动驾驶
在应用程式一键叫车,一架无人驾驶私家车便驶到眼前,接载你到目的地,再不是电影桥段,Uber先进技术部门两年前自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系统,并跟车厂合作推出无人车,于美国两个城市率先试行,已有约200架投入服务。《香港01》记者赴美国匹兹堡,乘坐Uber“无人车”在市内“兜风”,感觉车速稳定,后座的3D图像透视前方景物,乘客可即时了解车外路面情况。然而在部分颠簸路段,需转回人手操控。Uber指,无人车技术在地图准确度及应对即时危险上仍不断在测试中优化,承认在保险上占很大成本,但相信随着安全性更趋稳健,成本会下降并更普及化,惟在香港这个人烟稠密的城市,要应用有一定困难。
Uber无人车收费跟uberX相同
根据统计,每年全球超过130万人于交通意外中死亡,当中94%属人为过失,单是美国一年约6,000宗死亡个案,多是受手机影响而发生。有鉴于此,扎根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Uber先进技术部门,两年前研发无人车技术,并跟车厂VOLVO联合推出第一代无人车,在匹兹堡及凤凰城两个试点城市,投入Uber接载服务,收费跟uberX相同,现时有约200架在服务。
记者车内看平板电脑掌握资料
《香港01》记者在位于匹兹堡的Uber先进技术部门,试乘Uber第一代无人车,车身以灰色设计,车顶装上旋转雷达及相机,甫走进车厢后座,便看到一部平板电脑,显示无人车系统情况,当无人车起动,电脑会显示无人驾驶模式是否起动、车辆行驶距离、车速等资料;在光学雷达模式中,乘客可观察到车辆周围的物体,如行人、建筑物、四周车辆等;地图模式则会追踪无人车车程及移动路线等。
另外,车上会有一名操作员监察无人车的运作,并在特殊情况中随时转换为人手操作模式。Uber指,操作员需接受3星期训练,熟悉系统运作,本身亦要有驾驶经验,当无人车遇上突发情况,操作员只需手动軚盘、踏煞车、加速掣,便会即时转回人手操作。
“兜风”20分钟 2至3次转人手操作
记者在匹兹堡市内“兜风”约20分钟,整体感觉平稳,适当时候会减速,未有出现急速煞车情况,另光学雷达带来的即时影像亦准确,能有效分辨街道上的物体,车上更有自拍系统让乘客留念,感觉有趣。然而,车程中在经过颠簸路段时,有2至3次需转为人手操作。
港狭窄道路 使用无人车有困难
Uber由研发成功至游说匹兹堡及凤凰城官方落实试行无人车,分别需半年及约一年时间,Uber美洲北美公共政策总监Justin Kintz表示,无人车技术长远可减少路面90%车辆,改善塞车问题及空气质素,同时冀解决因外来因素影响驾驶的危险性。不过,Justin Kintz直指香港的复杂环境及狭窄道路,要使用无人车有一定困难,加上未正式受港府认可合法下,亦限制其发展。
去年测试意外翻侧致计划曾暂停
翻查美国媒体报道,Uber无人车并非没有出过意外,去年3月便曾有一架无人车在凤凰城测试期间被一架私家车撞倒,无人车翻侧,车上两名人员无大碍,Uber当时一度将无人车计划暂停。就应对突发交通事故,Uber指仍有改善空间,因此才需要操作员弥补现有不足,监察情况及即时应对,但相信随着科技提升,系统表现会更优良。
拥有20年研发机械经验、负责无人车计划的Uber先进技术总监Eric Meyhofer指,由于Uber自家制地图系统未尽善尽美,会影响无人驾驶系统运作,现不断在测试中改善;至于保险方面,Eric Meyhofer承认占很大成本,但他相信随着安全性逐步稳健,成本自然会下降。
Uber:现难讲会否全面取缔的士
Eric Meyhofer指,长远期望无人车技术在全美可落实,甚至打入全球,最终不需要操作员在车上。被问到未来无人车会否全面取缔司机,甚至的士服务,Eric Meyhofer称言之尚早,他们现需要更多操作员协助无人车发展,笑言15年后如无人车技术真的完全成熟,那时才辩论取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