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炒叶蔚琳】舆论较罢驶影响力更大 女车长形象突出赢关注
九巴车长叶蔚琳在短短几日内组织“月薪车长大联盟”,并于2月24日晚上八点发起工业行动,惟是此次工潮得不到主流工会的支持,亦有九巴管理层更在网上发炮指她发“死人财”。然而,事态发展至后期引起的舆论令九巴措手不及,有学者认为,叶蔚琳是一名女车长,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巴士行业中发起罢工,形象突出、对社会而言有新鲜感,引起媒体与社会关注,而讯息透过社交媒体传播,引起支持叶蔚琳的舆论影响力,甚至较罢驶本身大,又指传统工会太循规蹈矩,根本毫无议价能力,应自我检讨。
因不满九巴将奖金拼入薪资的调整方案,车长叶蔚琳在短短几日内组织并发起“月薪车长大联盟”,并于2月24日晚上八点发起工业行动,号召其他车长在当晚参与停驶,将资方杀得措手不及,惟最后只有五架车停驶、仅“占领”尖东么地道巴士总站,毫无威力,她遭九巴派职员赶离车长驾驶座时更落泪当场。
是此次工潮得不到主流工会的支持,认为她没有去信给九巴、又没有向警方申请、又无会员投票授权组织行动,舆论起初亦指她卤莽,亦有九巴管理层更指她发“死人财”。
然而,事态发展至后期是罢驶车长虽少,但引起支持叶蔚琳的社会舆论甚大,甚至比罢驶行动来得更大影响力。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谢永龄表示,叶蔚琳所发起的“月薪车长大联盟”反应较传统工会快、弹性大,毋须投票、咨询便举行“野猫式”工业行动,不但令九巴措手不及,亦引起媒体注视。
他表示,“传统工会净喺关埋道门,同资方倾。”他形容做法太保守,难引起社会大众及传媒注意,相反身为女车长的叶蔚琳,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中发起罢工,形象突出、对社会而言有新鲜感,加上其敢言及真性情的特质,容易引起社会共鸣感,令市民及舆论在事态较后阶段倾向弱者叶蔚琳。
学者批传统工会太循规蹈矩要检讨
社交媒体近年在不同社会运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今次叶蔚琳事件中亦一样。谢永龄指出,不但叶蔚琳昨日傍晚向传媒表示,收到九巴的终止雇佣合约通知后,讯息透过社交媒体传播,晚上便能号召逾百人到九巴荔枝角车厂声援,直言:“以前打电话都打唔晒喇,宜家系一呼百应。”
对于叶蔚琳未申请成为工会便发动罢驶而未受保障,谢永龄表示,即使有工会,公司按法例赔偿仍可解雇,实际上也是没有保障;而传统工会按其开会、闭门与资方讨论的模式,则太循规蹈矩,认为传统工会需自我检讨,直言:“根本无议价能力,其实都系资方话晒事,就好似工时,争取极都争取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