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手“班师比”属历史问题 无客观准则计算
“班师比”,即官津学校一班学生与教师人数的比例,直接影响每间学校的人手分配,亦会影响政府的教育开支,是公共财政的问题。多年来,教育团体都跟政府力争提高班师比,但都不得要领。《香港01》翻查过去的政府文件,发现即使现有新高中选修科目众多,但班师比是“50年不变”,和1965年前一样的1:2。影响万千莘莘学子的班师比,原来没有客观的标准可言,多年来,都是按政府的心意,以不同理由去作调整。
1965年调低班师比 削教席
最早提及本港班师比纪录,是1963年《Report of Education Commission》,提到政府认为教师数目过多和以香港经济承担压力为由,将于1965年将中、小学的班师比调低,分为由1:1.4下降至1:1.3和1:1.2下调至1:1.1。只是预科因为要确保有足够专科老师,班师比维持1:2不变。
不过文件没有提到如何厘定班师比,没有客观标准,亦未见有深入研究理想的比例。不过,这就是多年来调整班师比的起点。
小学班师比由1982年 分3次调高
政府在70年代推行免费教育,学生人口大增,至1982年,政府为了提升教育质素,在小学推行辅导教学和活动教学,首次调高小学班师比,回复至1965年前的水平。到了1992年,政府推出 《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在小学实施目标为本评估,有见新政策将增加学校的工作,再次调高小学班师比至1:1.3(半日制)和1:1.4(全日制)。到2006年,政府推行专科教学,再次调高班师比至1:1.5。
历年小学班师比改变
年份 | 小学班师比 |
1965年前 | 1:1.2 |
1965年 | 1:1.1 |
1982年 | 1:1.2 |
1993年 | 1:1.3(半日制) 1:1.4(全日制) |
2006年至今 | 1:1.5 |
中学班师比至2009年首次调高
中学班师比的调整次数比小学少,至2009年,政府为了推行334新高中课程,才首次调高班师比,幅度颇大,初中由1:1.3上调至1:1.7, 新学制的高中班级和旧制中五由1:1.3上调至1:1.9, 旧制预科亦由1:2.3微升至1:2。到了2012年,旧制预科不再,政府再将教席整合,将高中班师比提升至1:2。
政府在推出新学制高中时提及要让学生有多元选择,但班师比限制了学校聘请老师的数目,间接影响学校的开办科目的数目。到底新高中要有多少老师,班师比例该是多少,政府和教育团体意见仍然不一,而政府从来没有提供客观研究,解释如何厘定班师比。
历年中学班师比改变
初中 | 高中 | 预科 | |
1965年前 | 1:1.4 | 1:1.4 | 1:2 |
1965年 | 1:1.3 | 1:1.3 | 1:2 |
2009年 | 1:1.7 | 1:1.9 | 1:2.3 |
2012年至今 | 1:1.7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