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政府拟取消中学津贴换增加教席 三大教团有保留
三大教团对班师比的要求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
现时 | 1:1.5 | 1:1.7 | 1:2.0 |
教协 | 1:1.9 | 1:2.1 | 1:2.6 |
教评 | 1:1.7 | 1:2 | 1:2.3 |
教联* | 1:1.8 | 1:2 | 1:2.3 |
*教联理事会对“班师比”未有共识,数字为教联会副会长蔡若莲提供之个人意见。
施政报告星期三出炉,教育界的焦点之一,是资助学校的教师编制。教育界多年来争取增加常额老师教席,从而提升一班学生与教师人数的比例(班师比)。有消息指政府计划将以往50万元“生涯规划拨款”及约60万元“高中课程支援津贴”改为聘请常额教师。三大教团欢迎政府增加常额教席,但对以津贴换教席则有保留,担心带来负面作用。
教协:前线教师人手不足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副主席叶建源认为,过去十年教师的工作量愈来愈大,但教师编制没有增加,人手不足够,长远影响教育质素。“新高中的教学内容广泛,不少科目又设有校本评核,除了一般的课堂教学,还要做师生辅导和兼顾部份行政工作。”
对于消息方案,他担心会变相加大教师压力,因为首当其冲的,是学界聘请教学助理的资源会减少,他以近年深受家长欢迎的交流团为例,如果没有教学助理带团和筹备,老师根本分身不暇让学生走出课室,走出香港。“老师的专业是教书,不是做领队。”他认为政府长远要增拨资源,回应社会对教育愈来愈高的期望。
教联:增加班师比让高中生有真选择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蔡若莲认为现有教师编制追不上学校实际需要,特别是新高中强调多元选择,但受制人手所限,学校未必能提供足够的老师去授课,认为增加“班师比”有助保障高中学生可真正按兴趣选修科目,但同时认为教育局切忌一刀切取消津贴增加教席,“由学校拣要教席还是要钱”。
教评:增加班师比照顾学习差异
教育评议会主席蔡国光认为班师比应该要提高,让学校有足够的老师去照顾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对于现时的消息方案,他认为有利亦有弊,他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保留原有津贴,以额外资源去增加常额教席。如果要二选一,他情愿保留现在的津贴安排。
对于现时的消息方案未有触及小学界,三大教团都期望政府下一步会有政策照顾小学的需要,改善小学老师的待遇和减轻他们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