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小组将讨论康体场地上盖发展 屯门游泳池被点名纳入考虑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将于下周二(6日)开会。据了解,小组将会检讨占地3公顷或以上、由康文署管理的95个体育及康乐场地。会中将讨论迁置、上盖发展等可能性,以释出土地兴建房屋。消息称,以在屯门游泳池上盖发展为例,可改建为多层综合场馆。有当区区议员反对,指该地段为往屯门公路的巴士尾站,现时道路及巴士已常阻塞及爆满,若未来单位再增多,担心加重当区交通负担。
屯门两康体设施土地可发展房屋
据了解,当局审视了95个面积各超过3公顷的体育及康乐场地,结论是一般广为公众使用, 且大多数毗邻住宅或商业区,一旦搬迁将遭居民反对,因此可供迁置的场地不多。不过也并非零可能,例如有意见指占地12.5公顷的屯门康乐体育中心,可迁置到其他无须发展的用地上,腾出空地建屋。该中心位处龙门路与龙富路之间,包括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一间骑术学校、一个射箭场和一个历奇公园,占地相等于三分二个维多利亚公园,青山红楼也在其中。
另外,一些可在室内提供的设施,可考虑重置并在设施上盖发展房屋,例如在室内游泳池场馆的上方兴建住宅。消息指,当局点名可考虑重建占地3.5公顷、有七个露天泳池的海皇路屯门游泳池,成为一座多层综合场馆,腾出土地兴建房屋,以便地尽其用。该泳池于1986 年启用,去年全年入场人次有28万。
当区区议员忧加重交通负担
屯门区议员曾宪康担心,若释出该地段的土地,会加重当区交通负担,“我不反对起楼,但该位置属巴士出屯门公路的尾站,不单时常阻塞,亦常爆满,居民有时要等3班车,在该站上车的乘客,9成都要企。”
他又指,现时区内共有3个游泳池,但已出现饱和情况,担心一旦落实,工程期间会令泳池供不应求。他解释,过去暑假期间的泳季,当区居民为了成功入场,早在开放前半小时已到场排队,加上屯门未来有不少新屋苑落成,人口不停上升,担心未来无法满足当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