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如何应对职业司机高龄化 港府说多做少

撰文: 李耀宗
出版:更新:

运房局曾多次指出,职业车辆相关驾驶执照持有者人数,远超有关车辆登记数目,所以问题不在于合资格人士供应,而是如何吸引较年轻者入行。运输署另外强调,政府一直推动相关营办商以不同方式吸引新血,包括改善薪酬福利、增加晋升机会、鼓励聘用少数族裔和更生人士等,减少司机流失,并推动修例增加专线小巴座位法定上限,以及探讨推出专营的士,从而改善行业整体营运和从业员待遇。但对于具体怎样吸引新血入行,政府似乎招数不多。目前规划中的具体方案只有一项——运输署计划在今年向立法会提交建议,把职业司机须持有有效私家车驾驶执照三年的资格,降低至一年,就能申领所需的商用车辆驾驶执照。

港府对于如何保障职业司机工作条件及安全,一直讲多做少。(黄宝萤 摄)

在监察职业司机健康、保障乘客和路面安全方面,运输署现时仅要求70 岁及以上民用及商用车辆司机,每一或三年续领执照,以及提交由注册医生填写及签署的体格检验证明书。不过,相关报告仅靠医生与续牌申请人口头对答填写,不只没有要求医生必须量度血压、血糖及视力,亦毋须进行有关记忆、反应及判断力的认知能力测试。换言之,如果医生提问马虎、申请人有心隐瞒,就可“放生”体弱甚至患病人士续牌,无从确保安全。

其实运输署早于2013 年曾经提议过,把强制验身续牌年龄降至60 岁,以及逐年续牌,但因建议受到运输业界反对,最终“缩水”成规定专营巴士营办商定期为车长验身,而的士和公共小巴则迟迟未有跟进改革。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林卓廷认为,当局理应加强监管业界改善待遇及工时,以同时保障司机与乘客。(资料图片)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林卓廷认为,当局理应加强监管业界改善待遇及工时,同时保障司机与乘客,“制订划一法定司机工时指引、推动雇佣制确保司机有稳定收入、打击牌照炒卖降低营运成本等,都是可行办法。”立法会医学界议员陈沛然亦促请当局引入突击抽查机制,随机要求60 岁以上民用及商用车辆司机接受详细身体检查,以确保适宜驾驶。

较香港更早面对人口老化的日本,去年开始收紧70 岁以上民用及商用车辆司机续牌要求,包括报读驾驶再培训课程、通过视力及反应测试等,不合格者将接受进一步认知能力测试,若被诊断患有认知障碍或出现相关症状,就会被吊销驾驶执照。此外,日本又鼓励60岁或以上的司机,自愿交还驾驶执照,用提供超市购物九折、的士九折、免费乘坐地铁及巴士、银行存款利率优惠等福利,保障司机退休后生计。

日本当局近年规定年老司机续牌时,必须通过模疑驾驶测试,以确保其认知能力适合驾驶。(日本国土交通省图片)
加拿大政府为自雇和低收入长者提供“保证收入补助”(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计划,补助部分强制性退休金储蓄。(加拿大政府Twitter图片)

英国、加拿大则为通过入息审查的自雇和低收入长者提供“保证收入补助”,其中英国更为周薪低于271英镑(约2,960港元)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更高利率储蓄计划,保证其退休金金额将等于退休前收入的40%至100%,远较普通计划20%为高。

在人口老化下,年长者从事司机等人手短缺行业,是未来大势所趋,但长时间从事高劳动工作,会酿成重大交通安全隐患。政府应该从改善劳工福利和促进退休保障方向出发,从而根本解决高龄职业司机问题。

上文节录自第97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月29日)《职业司机老龄化严峻 拆马路炸弹 政府不容缓》。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月2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7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