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风厌世患抑郁症 近九旬妇病后重生:要努力啲生活!
根据政府统计处推算65岁及以上的长者人口,在未来20年将增加逾一倍,而本港不少长者退休后,会选择留在社区生活,担起照顾自己的责任。88岁的尹丽娟,个子小小,却健步如飞,但原来她曾于8年前中风入院,更一度萌生自杀的念头。走过“鬼门关”的尹婆婆笑言,大病过后盼积极生活,不时到长者中心参加兴趣小组丰富人生:“既然选择唔死,就要努力啲生活!”香港赛马会与长者安居协会等机构合作,发展“e健乐”电子健康管理计划,为社区长者提供服务,包括量血压、血糖及体重等,让长者掌握身体状况,并以电子科技的形式把资料传给护士等专业人士,为长者提供跟进服务,鼓励长者建立健康管理习惯。
根据统计处2016年的中期人口统计数字,本港独居长者共有152,536个,10年间增幅逾5成。现年88岁的“精灵长者”尹丽娟,膝下有两儿一女,坦言与媳妇的生活作息有异,在同居时常产生小争拗,故婆婆目前选择独居生活,而儿子则搬到她现居的上层单位,方便照顾她:“相见好同住难,其实都理解。”
难接受身体患不同毛病 不愿成家人负累欲寻死
谈及日常生活,尹婆婆笑称,闲时会与“死党”聊天说地、参加社区中心活动,与一般区内长者无异。
然而,尹婆婆曾于2010年突然中风,她形容当天睡醒时,发现不能郁动手臂,中风更影响到她的说话能力,在家求助无援:“唔识得按隔离邻居门钟,又唔识得去打电话,连门都唔识关。”因此,她当时选择从8楼的住所,勉强走到儿子在15楼的单位求援,随后送往医院治疗。
“(身体)咁多病成日谂点死好,𠮶阵唔想同人倾。”尹婆婆慨称,中风前曾到新加坡旅行,因腰痛入院检查,报告指她脊椎受损及患有高血压,当地医生对婆婆称,她下半生都要依靠轮椅生活,当时她非常沮丧,不愿和外界接触,更患上抑郁症,经常有寻死的念头。
护士一语解开心结 尹婆婆:选择唔死就努力生活
尹婆婆坦言,当时身体有毛病,自己却没法工作赚取医疗费用,忧日后长远无法支持有关洗费,亦不愿成为儿女负担,故感到郁郁不欢;在中风入院后,媳妇发现她情绪异常,替她向医生求助,经转介后到精神科治疗,婆婆引述当时护士的一语称,使她茅塞顿开,放下心结和忧虑:“唔紧要,喺香港地有咩事都可以求助,唔会饿得死人嘅。”
大病过后的尹婆婆现时积极生活,不仅担起照顾自己的责任,更与“死党”参加“e 健乐”计划,定时到长者中心量血压及血糖,掌握自己身体情况。她续指,在中心完成简单的身体检查后,护士不时致电给她分析报告内容,亦会提醒她覆诊日期,让尹婆婆感到安心:“既然选择唔死就要努力啲生活!”
“e 健乐”与40间长者中心合作 2年向逾3千名长者提供服务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1.38亿元,于2016年展开为期三年的赛马会“e 健乐”电子健康管理计划,与长者安居协会等多间非政府机构合作,为社区长者提供服务,包括量血压、血糖及体重等,让长者掌握身体状况,并透过电子科技的服务模式,把资料传给护士等专业人士,如护士、保健员及社工等,为长者提供跟进服务及定时外展探访,鼓励长者建立健康管理习惯,目前与40间长者中心合作,为逾3千名长者提供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