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拟推出“泊车App” 荃湾南为试点 实时公布空车位数目
政府于今年的施政报告宣布投放7亿元,打造智慧城市,并于上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今日(7日)撰写网志,提及市建局研究在未来的重建项目加入“智慧”元素,例如今年内于荃湾南推出“泊车App”,收集区内几个主要商场的停车场空置泊车数目。此外,市建局于旺角、中环及大角嘴重建项目的发展协议中,加入智能系统的要求,收集家居能源消耗及废物管理资讯等系统,让住户监察家居用水、电等用量,减省能源消耗。
香港人多车多,假日塞车情况尤其严重。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撰写网志,称市建局正研究在重建项目加入“智慧”元素,包括拟于今年内,于重建项目“荃新天地”位处的荃湾南地区,推出一个方便驾驶者寻找泊车位的手机应用程式(App)。
观塘设大屏幕提供巴士班次
韦志成称,现与区内数个商场营运者商讨,望透过手机App实时公布区内数个商场的停车场空置泊车位数目,方便驾驶者预早计划行车路线,减少轮候时间和节约能源。此外,市建局亦计划在观塘市中心项目规划中,该鹅蛋形地标的小广场,安装大屏幕,提供巴士的班次资讯。
发展条款加入“智能”要求
市建局于旺角新填地街/山东街、中环卑利街/嘉咸街(地盘A)及大角嘴福泽街/利得街三个重建项目的发展协议中,列明加入智能系统的要求,包括实时收集家居能源消耗数据及废物管理资讯的系统等。
收集到的资讯会透过无线网络连接至住户的显示屏,以便监测家居耗用水、电和煤气的用量,从而作出针对性的节约,减省能源消耗。另外,市建局亦会于公用设施如防火门、大厦水泵等装置安装感应器,确保其操作正常,一旦发生故障时,亦可及时通知。
至于户外地方,则安装感应器搜集公用地方的温度、二氧化碳和湿度等环境质量资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安装特别地板系统,利用行人踩压地面的压力能量转化为电力,提供能源。
韦志成强调生活环境质素跟发展密度不一定存在“此消彼长”的必然关系,透过创新科技建构“智慧城市”,可有效善用空间和环境质素,而市建局正设立以地图为基础的“市区更新资讯系统”,系统将储存和整合市区土地用途、地区规划、发展密度、基建、楼宇状况、人口分布等资料数据,加强市建局处理和分析,从而更全面规划市区更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