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渠务署园境师热爱Sim City 为黑白城市设施添色彩
在繁华闹市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如污水厂、泵房等,填满每个生活角落。自小沉迷玩游戏“模拟城市”(SimCity)的80后林震峰(Peter),是渠务署仅有的3名园境师之一,日常工作就是透过绿化、环境设计,将灰白惨淡的政府建筑物回复生气,就似为一张黑白照片重添色彩,“一些渠务设施,本来不存在于大自然环境中,只是因为市民的需要而存在,所以我们要美化它,令它重新与环境融为一体。”
走进占地28公顷的沙田污水处理厂,面积之大从工作人员须用高球车代步可见一斑,在行走途中匆匆间瞥见一个圆筒形的石屎建筑,翠绿的羊蹄甲藤围绕石屎茂密生长、爬墙虎因季节转换渐变红色,绿草蔓藤拼出一幅绿墙。
城市调色师 为建筑物注入生命力
渠务署园境师林震峰(Peter)解释,自2009年起,渠务署于厂内4个污泥储存缸的外墙进行垂直绿化研究,观察20种攀缘植物的生长特性,从而挑选适合垂直绿化的品种。Peter续称部分品种须靠钢网支架生长、亦有部分无需辅助,像“吸盘”一样自行攀爬,“簕杜鹃花开期时就会开花、使君子就会生到好高,再慢慢填满返最下的部分。”
现时沙田污水处理厂的绿化比率达3成,Peter笑指园境师的角色犹如“城市调色师”,“渠务署的设施很多时也是灰沉单调,像一张黑白相,园境师就好像调色师一样,将色彩注入建筑物,带给它生命力。”
他以绿化天台为例,污水厂绿化天台的面积占约5,000平方米,从高空俯瞰而视,红绿相间的图案像“俄罗斯方块”,原来挑选的植物品种亦有一定要求,包括无需频繁护理、泥土的深度不可太深、是否适合近河生长,朱蕉、花叶沿阶草及兰花草等品种拼合出鲜明对比,令行车人士或住户可远眺之余,亦能与附近城门河和山林的景色融合。
游戏狂变现实世界园境师
一般市民也以为园境师主责是绿化,但其实由挑选品种、绘图及规划设计,以至日后的定期护理工作等,通通也是由园境师一手包办,Peter透露最少需时1至2年才能完成整个项目,而令他对园境产生浓厚兴趣的,却是成为不少80、90后集体回忆的经典游戏“模拟城市”(SimCity)和“梦幻游乐场”(Roller Coaster Tycoon),“其实他们的玩法很相似,也是在有限空间下摆放道路、园景及水景。”
而当时在香港未有院校提供园境学的学士课程,于是他负笈澳大利亚攻读园境学,成为渠务署辖下三名园境师之一,希望为刻板、沉闷的公共设施加添色彩,“居民不会觉得你突然放置一幢建筑物,用植物铺满便可与环境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