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工程】沙田污水处理厂 迁岩洞工程明年启动 造价料数百亿
沙田污水处理厂是本港最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至今已为沙田及马鞍山区65万居民污水处理服务30多年。惟沙田污水处理厂是露天式设计,随著未来污水量逐渐增加,在气味处理上会迎来更大的挑战。有见及此,渠务署计划把污水厂迁至亚公角女婆山的人工岩洞,既能改善沙田区内环境,又能腾出土地作有利民生之用。工程造价会达数百亿元,分五阶段进行,预计会在2018至19年动工,前后会花11年时间才会完成。
香港人口不断增长,对土地需求日益大增,将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往岩洞,可腾出面积约28公顷的土地空间,改建做民生设施,为沙田社区及环境带来长远效益。
改善气味问题 优化社区景观现有沙田污水处理厂采用露天式设计,难免会散发异味。而岩洞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把污水处理设施完全覆盖,配合气味控制措施及隐蔽的通风口位置,便能大大减低对附近社区的气味影响。加上大部份设施将隐藏于岩洞内,将不会出现沙田污水处理厂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情况,大大改善社区内的景观问题。
优化污水设备 改善运作效率服务市民30多年的沙田污水处理厂已逐渐老化,在避免影响日常运作为前题下,难以更新现有的污水设备及地下管网设计。而搬迁污水处理厂往岩洞将带来契机,让污水处理厂可全面更新处理设施及改用更先进污水处理技术,以改善运作效率等。
有关工程会分五个阶段动工,第一期工程主要为建连接路及通风井;第二期就涉及爆破工期,估计为期五至六年。接著第三期工程,主要为将污水厂的设施放入岩洞内,第四期工程则是污水厂正式运作。第五期工程较为简单,就是在污水厂的旧址测试土地有否受到污染,若没有问题,则可将有关土地另作发展。整个工程预计会在2018至19年动工,前后会花11年时间才会完成。
亚公角女婆山人工岩洞污水处理厂落成后,将会是亚洲区内最大型的人工岩洞污水处理厂,其体积约为200万立方米,相当于赤柱污水处理厂的20倍。
污水循环再用 供厂内冷却之用拟建的污水处理厂位于人工岩洞内,相比设于户外的现有污水处理厂需要更大的通风量以调控温度。因此,渠务署便“就地取材”,利用经处理的污水为厂房内的机械降温,以善用资源。这项技术能节省每年大约340万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720户家庭一年所需的电力。
渠务署署长唐嘉鸿表示,整个工程造价,估计达数百亿元,若以2014标准的计算,约为200亿。他指出,将污水厂搬入岩洞,比起在平地兴建的成本约高15%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