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生围大水退】婚纱桥桥趸外露 死鱼处处 钓鱼伯称常见照垂钓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元朗南生围是港人周末郊游好去处,当中的“婚纱桥”更是“打卡”热点,但最近南生围被指水塘水位离奇下降超过1米,数千条鱼儿搁浅。《香港01》记者今早(29日)到现场视察,发现整座“婚纱桥”暴露在出水面,部分塘底泥巴清晰可见,逾千条鱼在水中游动。有钓鱼人士指,受潮退影响,上述情况每月可见,不足为怪。有元朗区区议员指,估计水位下降很大机会与基围闸漏水有关,望政府有关部门及业权人恒基兆业地产能跟进。另有专家担心,若不尽快解决问题,鱼类会因缺氧、过度富养化而中毒致死。《香港01》已向恒地查询,暂未获回复。

南生围芦苇田一带水退情况严重,著名婚纱桥桥趸露出水面;陈伯伯指,情况每月可见,不足为怪。(吴钟坤摄)

元朗区区议员黄伟贤昨日(28日)指,南生围芦苇田一带水退情况严重,水位下降超过1米,粗略估计在浅水搁浅的鱼类接近2,000条,部分已经死亡。

《香港01》记者今早到现场视察,“婚纱桥”的桥趸已由被水淹没变成完全露出水面,部分塘底泥巴外露,水中发出臭味,逾千条鱼儿在水中游动,大部分是鲗鱼,部分已经死亡,被乌蝇包围,有鱼儿“口擘擘”、把头伸出水面呼吸的情况。

陈伯伯指,受潮退影响,上述情况每月可见,不足为怪。(吴钟坤摄)

经常到“婚纱桥”钓鱼的陈伯伯表示,在南生围长大,每月到潮退日子,便出现上述情况,但当到农历初三及十八出现涨潮,塘水又会变得充裕,故不足为怪,又称没有听闻月前有大雨冲毁堤壆。他指,塘中大部分是鲗鱼,主要吃泥及草根,不能进食,故他主要是钓生鱼。

黄伟贤指,芦苇田一带大幅水退,很大机会与基围闸漏水有关。(吴钟坤摄)
+3

区议员:水位急降很大机会与基围闸漏水有关

黄伟贤表示,今午到南生围视察,发现南生围芦苇田一带水退,很大机会与基围闸漏水有关。他解释,早上潮涨时,水会高过这块1米多高的木制基围闸,流入水塘;潮退时,这块闸板有助储存塘水,但因基围闸出现漏水,令塘水水位午后大幅下降,也发现有十多条手掌般大小的鱼儿死亡。

黄表示,近日本港天气忽冷忽热,鱼儿或不适应,加上缺氧问题,担心出现鱼类集体死亡情况,导致发臭,加上潮涨时部分鱼类可能冲到芦苇田间,难以被察觉。他指,只需更换基围闸,能解决有关问题,并已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业权人恒地反映。

黄伟贤今午再到南生围视察,水位明显较记者上午所见低。(黄伟贤提供)

专家:若不及早解决问题  鱼类将缺氧、水中营养过高中毒致死

香港鱼类学会会长庄棣华指出,芦苇田水塘中大量俗称“金山鲗”的鲗鱼,能适应轻度及中度污染水质,生长速度快及杂食,但指若水塘的水长期持静止状态,加上旱季过度富养化,滋生大量微生物,加上若有污染,令水中生物容易死亡,白天水温升高,消耗水中氧气,导致鱼类容易出现缺氧情况。

他估计,水位突然大幅下降,有可能是水流出入口或水塘堤壆出现结构问题,并指若不解决问题,鱼类会因缺氧、过度富养化而中毒致死,建议改善修补鱼塘结构,想法引入更多活水,或动用水泵把水抽入芦苇田,暂时舒缓问题。他又指,在旱季雨水缺少出现过度富养化,及有污染环境下,鱼类体内容易积聚毒素及重金属等,不建议市民食用。

南生围鱼塘水位下跌,死鱼处处。(吴钟坤摄)

游客感失望 坦言“以前呢度靓好多”

市民李小姐每年均会来南生围郊游,表示水塘水位低了很多,连芦苇的底部也清晰可见,坦言看见这样的南生围感失望,希望下雨能改善有关情况。而周小姐指,南生围水塘的水位明显下降,担心香港多一个美景消失。

市民杨先生表示,两年前到南生围郊游,水位没有这么低,但今天所见,水质混浊,“鱼好似不够氧气”,估计南生围长期无人打理,日久失修,影响大批鱼儿生境,无奈地说“以前呢度靓好多”。

渔护署指与鱼塘水闸损坏有关

渔护署表示,昨天(28日)下午接获报告指南生围有一鱼塘的水位怀疑不正常地下降,今日(29日)派员到场视察,发现该私人鱼塘现时的水位较平常为低,初步怀疑与鱼塘水闸损坏及受潮汐涨退影响有关。由于该鱼塘部分地方长满芦苇等植物,相信已荒废多年,署方并无备存该鱼塘的鱼类数字。发言人称,暂未发现该处的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将会继续监察该处的环境,有需要时会联络相关部门及鱼塘业主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