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8%市民知道“春翅”来自濒危双髻鲨 团体吁加强鲨鱼产品标签
本港是全球最大的鱼翅贸易城市,去年入口鱼翅高达5700吨,当中三分之一属濒危鲨鱼品种。香港护鲨会早前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就市民对濒危鲨鱼认知进行调查,发现市场上未有标明鲨鱼品种名称,容易令市民产生误会,以“双髻鲨”为例,只有3成市民知道牠是濒危品种,仅8%市民知道“春翅”是双髻鲨的鱼翅。
本港早前公布鱼翅市场研究中,位列三大市场常见品种的“春翅”,在2014年被列为濒危物种后,香港市场仍消耗65吨“春翅”。香港护鲨会项目统筹古伟牧表示,消费者难以识别鱼翅,皆因零售鱼翅名称与鲨鱼规管名称毫无关连,以“双髻鲨”为例,海味商称呼双髻鲨的鱼翅为“春翅”,到酒楼后其制品则称为“鸡炖翅”。他认为,当只有3成市民知道双髻鲨是濒危品种,加上“春翅”属于较高价及优质鱼翅,容易成为不法之徒出售“春翅”的抗辩理由,影响保护濒危鲨鱼的效果。
他又指,发现有大型酒楼原本以濒危品种鲨鱼而成的“海虎翅”做菜式,今年7月则改名为用“粗针翅”,怀疑误导消费者继续食用濒危品种,但该酒楼至今拒绝回复。
98%市民不清楚濒危鲨鱼规管
香港护鲨会委托中大的调查于本月6日至10进行,以电话成功访问了803名18岁或以上香港市民,发现77%市民表明不会购买濒危鲨鱼产品,但绝大部分市民不清楚政府对濒危鲨鱼的规管措施,只有1.9%市民知道受香港法例规管鲨鱼品种数量。
调查又发现,57%受访者认为需要实施“强制标签鱼翅品种,列明是否濒危鲨鱼”,反映市民期望市场有明确资讯,辨别濒危鲨鱼,近7成受访者认为政府有责任提醒消费者。
香港护鲨会吁加强鲨鱼产品标签工作
古伟牧指出,市场上至少有76种鲨鱼,三分之一品种属濒危品种,但本港只有1成属受规管的濒危品种,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本地消耗78.5吨受规管的濒危鱼翅。他续指,现时本港仅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要求12种濒危鲨鱼在出入口时申请许可证,而未有任何措施,减少市场上消耗相关产品或标明产品;在缺乏规管的市场,消费者无法辨别及避免购买濒危鲨鱼产品。
他说,近年市民的保育意识有所提升,据知过去9成婚宴会食用鱼翅,现时跌至5、6成,故认为政府首阶段应做好标签工作,列明鱼翅的品种及来源,若市民难以分辨鱼翅,可向海味商查询有关鱼翅是否受规管保护的品种。
香港护鲨会建议政府配合《保护濒危动植物种条例》的修订工作,研究本地市场的濒危鲨鱼保育政策,特别是鲨鱼产品的标签安排,以履行香港作为全球最大鱼翅贸易城市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