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 校园竞争文化 催生学子欺凌风气
日前,小一生疑遭同学铅笔插耳的事件,引起社会再次关注校园欺凌问题。香港教育制度过分着重竞争,使教师强调比较,较少着眼于接纳差异和关怀,是形成欺凌事件的重要基础,学生在过分比较中成为牺牲品。据国际研究显示,本港学生被欺凌的比率,竟然是全球最高,几乎是平均的两倍。教育局虽然声言对欺凌事件“零容忍”,但对应则空泛笼统,迹近无为而治。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4月公布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的学生幸福感报告,72个参与调查的国家或地区中,本港学童在一个月内遭各类型欺凌的比例是全球之冠为32.3%,远超平均数18.7%。研究校园欺凌的中文大学社工系副教授陈季康亦指,根据他于2016至2017年所收集的数据,香港初中生在校园欺凌的攻击行为比率为66.6%,受害比率为77.6%,比台湾及内地高近20%;而且,这数字与他2013年的调查结果相若,显示情况没有改善。虽然以上数字均主要指向中学的情况,但拥有逾十年经验的教育心理学家黄于昆指,欺凌事件在小学同样普遍。
竞争文化催生欺凌
黄宇昆相信,竞争文化催生了欺凌的机会。由于校园的竞争文化明显体现于学业成绩的比较,老师常以成绩为评价学生的指标,这形成同学误以为成绩差的人便一无是处、理应该被欺凌。学童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得到认同和被接纳,会分辨出与自己不同的他者,透过踩低别人去提升自我价值及建立自信,逐步演变成欺凌事件。另一方面,成绩差的学生只好以别的方式重建自信,一不小心便可能成为欺凌者。
香港教育制度过分着重竞争,使教师强调比较,较少着眼于接纳差异和关怀。黄宇昆指香港的教育制度以“总结性评估(summative)”为主,以单一分数为衡量学生表现的唯一指标。
他进一步指有些家长亦认同竞争文化:“如果他的孩子是强势的,家长不介意竞争。对于弱势的小孩,家长便只能死挨,叫他看开一点。”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发掘每个学生可以发挥的地方,而非单纯竞争。然而,教育局无视竞争文化过盛的问题,就连被指导致操练成风的小三基本能力评估(BCA),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亦为之护航指“很多人支持”。
推关爱文化减欺凌
教师是校园关爱文化最前线的推动者,以生命影响生命关怀学生心灵需要。不过如今教师教担沉重,要抽时间贴身照顾学生是一大挑战。基爱小学校长陈嘉文指,校园欺凌事件与老师太忙有关,黎副校直言若政府真的有心处理校园欺凌,应该要额外加派人手和投放资金。
陈季康续指,导致学生欺凌有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人,家庭,校园和社区。当中又以校园因素最重要,例如校园内的师生关系:“研究指出,师生关系较差的学校,欺凌情况比师生关系良好的学校严重。若然学生能够从老师得到更多的支持,是有效预防欺凌事件发生的方法。”
校园因素亦包括学校有否开放探讨防止欺凌的政策,但陈教授指香港学校态度过于保守,怕公开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会遭受社会压力,影响收生:“像屯门何福堂小学疑似校园欺凌事件为何拖这么久?我自己做调查时,也常遇到学校防卫,尤其与校园暴力有关的会受到质疑,是不是要挖我们学校的隐私之类的。”
教育局措施沦为口号
综观教育局的措施,根本无法对症下药。例如,教育局早于2003年已留意到校园欺凌问题,推出“和谐校园齐创建”及“和谐校园之校不容凌”教材套,鼓励学校订定校园欺凌“零”容忍的政策,及采用不同预防性的策略;在2010年推行反欺凌运动,鼓励参加的学校推行反欺凌日或周。不过,基爱小学的陈校长表示从来无听过有学校搞反欺凌日或周。教育局指,至今累计超过500所学校曾参与“和谐校园—反欺凌”运动,但参与比率只占全港中小学约半。
教育局亦于《学校行政手册》内提供处理欺凌事件的指引,但只建议学校跟随。据指引,教育局亦设有机制处理或介入特别的个案,当家长认为学校未能解决校内欺凌问题,便可联络教育局寻求协助。如情况严重,当局会与社会福利署及警方协商处理方法。然而,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认为,大部分家长、甚至老师,也不知这些指引,显示宣传不足。他又指教育局不够重视校园欺凌,建议委托大学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再作进一步行动:“不能只出教材套和指引,样板戏般做了便算。”
陈季康指出,台湾的教育部设有直线,专门处理有关校园欺凌的投诉,而不必经学校向教育局通报;而且,不会由学校在内部调查,而是由政府派员调查。陈季康批评,政府虽有“零容忍”态度,却没有政策配合反欺凌,“这零容忍的政策是从美国来的,但政策背后有很多配套,包括政府会强烈干预和执行,只要学校有欺凌事件发生,都会公开要求社区参与调查。”此外,美国又有反欺凌法例和问责机制,会用法律要求校方通报并必须调查事件。相比之下,香港当局只建议和鼓励校方,便显得软弱无力,难怪本地的校园欺凌问题一直无改善。
上文节录自第88期《香港01》周报(2017年11月27日),原文标题为〈校园竞争文化 催生学子欺凌风气 教育局零作为虚应故事〉,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1月27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8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