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场刊被迫删除“国立” 工会:须康文署助理署长杨芷兰授权
一场舞台剧,掀起两岸政治风波。究竟康文署有否要求“糊涂戏班”的场刊删除“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中的“国立”两字?特首局长均不回应,康乐事务职员总工会主席张兆荣就说按署方程序,若涉及敏感情况修改场刊,文化事务经理须先获得助理署长杨芷兰授权,才能够向剧团要求修改,认为相关同事太“政治敏感”。不过据了解,康文署职员只口头上要求删除“国立”两字,并无留下白纸黑字,亦无解释修改是否政治原因。记者致电(22/3)杨芷兰办公室问回应,办公室表示交由新闻处回应,但至今没有回复。
康文署要求剧团“糊涂戏班”在场刊上删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中的“国立”两字,酿成风波。翻查纪录,这两字近年在康文署的场刊开始消失。例如去年“香港青年音乐营”介绍指挥于兴义(下图),英文版都清楚写明他毕业自“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但中文版本却变为“台北艺术大学”。在2014年,香港小交响乐团指挥简文彬(上图)的大学学历简介,同样是被去“国立”化,由“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变成“台湾艺术大学”。
工会:修改场刊需助理署长杨芷兰授权
康乐事务职员总工会主席张兆荣表示,要删除场刊上的字眼,按程序必须获得助理署长授权。他表示,康文署的指引是处理申请时要考虑是否涉及政治,宣传和商业三大原素:“一般文化事务经理如果遇到敏感情况,都要申请一个AD Endorsement ( 助理署长授权 ) 。在今次事件而言,要删除字眼,或者活动要加重保险,增加保安等,全部都要 AD Endorsement。加一些条款,再派出去。”而这次事件,张兆荣说是处理演艺事务的助理署长杨芷兰负责,他亦向相关文化部同事了解过,估计今次事件是高级文化事务经理按杨芷兰指示的结果,他说:“我个人觉得,是同事太敏感啦。学校名称都要改? ”【民国国立武汉大学仍屹立大陆 香港人不要自我审查】
康文署口头要求,无白纸黑字
据了解,“糊涂戏班”是在2月初,即演出前一个月,获康文署职员通知要修改场刊。舞台剧《恶童日记第三部曲之第三谎言》执行监制罗淑燕在场刊个人简历部分,被删去母校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中“国立”二字。康文署职员只是口头上要求剧团修改,并无白纸黑字,剧团有追问修改原因,但康文署一直不回应,最终剧团多番争取也未能改变决定,于是抽起简介拒绝删减。
记者下午(22/3)致电康文署助理署长杨芷兰办公室及新闻处,查问是否杨芷兰指示前线人员去“国立”化?杨芷兰办公室说交由新闻处回应,新闻主任傍晚回复说:“今日不会有回复。”(补记:新闻主任至今仍未有回复。)
糊涂戏班:不要再作同类无理要求
另外,“糊涂戏班”傍晚亦在Facebook表示,欢迎政府检视和艺团的交流及协作,期望在尊重艺团及团队下合作,并尊重文化及学术,将来不会再作同类无理要求。“糊涂戏班”重申坚持维护言论及创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