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聘青年加入“政策办” 政党新生代有几大兴趣? 

撰文: 李伟欣 吴倬安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提出改革中央政策组,变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并会聘请20至30名年青人。政府昨(27日)在多份报章刊登招聘广告,聘请“高级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与“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月薪介乎30,000元至95,000元。消息传出后,不少市民形容为“笋工”,政党新生代又点睇?

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提出改组中央政策组,并招聘20至30名有志参与政策研究的年轻人,昨日刊登招聘广告。(资料图片)

政府今在多份报章刊登广告,聘请高级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及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申请人均需持有香港任何一所大学颁授的一级或二级荣誉学士学位或具备同等学历,并需要在毕业后分别累积五年及两年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产业分析、公共事务,或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无列明申请人的年龄限制。

颜汶羽欢迎政府以具竞争力的薪酬聘请青年人加入中策组。(资料图片)

政府工既是热厨房,亦是建制派练兵场。青年民建联主席颜汶羽表示,欢迎政府以具竞争力的薪酬聘请青年人加入中策组,相信能透过此职位吸纳一群有能力、有研究水平、有经验的青年人,呼吁政府不要以申请人的政治背景作考虑条件。颜又透露,已有数名民建联成员曾就有关职位向他查询,惟最终会应征的人数仍是未知数。

李梓敬认为职位的工作经验要求门槛过高。(资料图片)

自由党深水埗区议员李梓敬认为,有关职位薪酬和条件固然吸引,但职位并非政治工作,与公务员的性质无太大分别,加上职位的工作经验要求门槛过高,并非一般年轻人所能申请。他认为要加强年青人参政议政的机会,应增加非全职和全职的政治范畴职位,例如让年青人自荐加入不同咨询委员会,将是个不错的做法。

余德宝担心职位最终沦为“政治酬庸分猪肉”。(资料图片)

年仅26岁的公民党油尖旺区议员余德宝担心,中策组最终聘用的人选,均为建制派区议员或败选人士,沦为“政治酬庸分猪肉”,他又直言:“聘请年轻人亦不等于反映年轻人声音,刘鸣炜当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亦反映不到年轻人声音。”他同样认为职位的门槛太高,“刚从政治系毕业的学生亦不会做到。”

“高级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入职条件:大学颁授的一级或二级荣誉学士学位(以社会科学/法律/经济学或相关学科为佳),或具备同等学历取得学位后,累积不少于5年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产业分析、公共事务,或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月薪:$60,000至$95,000

“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入职条件:大学颁授的一级或二级荣誉学士学位,或具备同等学历取得学位后,累积不少于2年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产业分析、公共事务,或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月薪:$30,000至$48,000

陈剑青表明不会加入应征有关职位。(资料图片)

专门研究土地政策的本土研究社陈剑青,以“不自荐做月入9万‘高级’研究员的理由”为题,在facebook表明不会加入应征行列,“加入威权政府帮佢做事,你就成为独裁的一部分”;又反问:“如果我真系去应征,你估现届政府敢不敢请我?”

他又透露数年前曾获邀加入中策组出任非全职顾问,但最终亦没有递交个人文件,“辜负”了有关推荐和提名。他批评林郑月娥改组中策组,只不过名副其实把中策组当作为“港青中宣部”,“借青年人的口将守旧陈腐的施政讲得动听吸引点,而不是向青年人下放权力。”

黄梓谦认为未来投身办事处的人需具有创意及设计思维。(江智骞摄/资料图片)

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黄梓谦则关注办事处在推动政策时,“创新”和“统筹”工作能否到位。他表示,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将成立一个“行政长官创新及策略发展顾问团”,而他认为未来投身办事处的人需具有创意及设计思维,为顾问团提供秘书处支援和研究政策建议的服务,同时特首办亦应担当更大职能,领导和统筹高层次的政策项目。不过,他质疑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一职是否具吸引力,三万多元的薪金或未能令有能力的人士放弃现有工作,投身政府的政策研究。

民主思路今年联同港大专业进修学院合办政治领袖文凭课程,黄梓谦称,当中有不少学员有潜质应征工作,而他自己现时有太多工作需要兼顾,暂不会考虑。

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表示,若该党党员有兴趣应征有关职位,需先向党领导层汇报,至于加入中策组是否需退党,他说党内未作讨论。